line-height属性:行高,指的是两行文字基线间的距离
line-height属性的具体定义列表如下:
line-height属性的具体定义列表如下:
语法: line-height : normal | <实数> | <长度> | <百分比> | inherit
说明: 设置元素中行的高度。
值: normal:默认行高,一般为1到1.2; 实数:实数值,缩放因子; 长度:合法的长度值,可为负数; 百分比:百分比取值基于元素的字体尺寸。
初始值: normal
继承性: 继承
适用于: 所有元素
媒体: 视觉
计算值: 长度和百分比值为绝对值;其他同指定值。
内容区域、行内框和行框
理论上讲,一行中的每个元素都有一个内容区域,它是由字体尺寸决定的,如图所示。
行内元素会生成一个行内框(inline
box),行内框只是一个概念,它无法显示出来,但是它又确实存在。在没有其他因素影响的时候,行内框等于内容区域,而设定行高则可以增加或者减少行内框的高度,即:将行距的值(行高-字体尺寸)除以2,分别增加到内容区域的上下两边,如图所示。

由于行高可以应用在任何元素上,因此同一行内的若干元素可能有不同的行高和行内框高,,如图所示。

这里又有一个新的概念——行框(line box)。同行内框类似,行框是指本行的一个虚拟的矩形框,其高度等于本行内所有元素中行高最大值。因此,当有多行内容时,每行都会有自己的行框,如图所示。
注意:行框的高度只同本行内元素的行高有关,而和父元素的高度(height)无关。
行高的计算与继承
以em、ex和百分比为单位的行高,其基数是元素本身的字体尺寸。例如有代码如下:
<p style="font-size=20px;line-height:2em;">字高20px,行高2em。</p> <p style=”font-size:30px;line-height:2em;”>字高30px,行高2em。</p>
2个段落的行高都为2em,但是字体大小不同,因此显示如图所示。

行高可以设定得比字体高度小,此时多行的文字将叠加到一起,例如有如下代码,其显示如图所示。
1 p { font-size : 20px; line-height :10px; } 2 <p>字高20px,行高10px。此时多行的文字将叠加到一起。</p>

行高是可继承的,但是继承的是计算值,例如有如下代码:
1 p { font-size :20px; line-height : 2em; } 2 p span { font-size : 30px; } 3 <p>字高20px。<span>字高30px。</span></p>
元素的行高2em,字体尺寸为20px,因此计算值为40px,虽然(span)元素本身的字体尺寸为30px,不过其继承的行高仍为40px。但是在不同的浏览器内显示的效果却不尽相同,如图所示。
由于继承的是计算值,因此当元素内的文字字体尺寸不一样的时候,如果设定固定的行高很可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以为每个元素单独定义行高,但是这样很烦琐,因此可以定义一个没有单位的实数值作为缩放因子来统一控制行高,缩放因子是直接继承的,而不是继承计算值。例如修改上例中的行高为:
p { line-height : 1; }
则上例中的代码显示如图所示。
当内容中含有图片的时候,如果图片的高度大于行高,则含有图片行的行框将被撑开到图片的高度。
图片虽然撑开了行框,但是不会影响行高,因此也不会影响到基于行高来计算的其他属性。
在网页设计中,往往为了突出标题而添加背景图案,如图所示。
此时如果只设定(h2)的背景图片和高,则文字会偏上,如图所示。
针对这个现象,一般只需要设定与高度相等的行高即可,相关代码如下:
1 height : 31px; line-height : 31px;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