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a中协程理解

    最近在研究云风的skynet服务端框架程序,里面服务的回调代码中用到协程,这里仔细研究一下;

一、什么是协程?

(1)线程:我们知道C中线程就是一个执行序列,我们在程序中创建多线程时,在单核心CPU状态下,一个时刻其实只有一个线程在执行,

在某个时间片内执行的是那个线程对程序员来说是不确定,程序员可以指定线程的优先级,但是真正的线程调度是由CPU调度来决定的;

(2)协程:Lua中的协程和C中线程是类似的,都代表着一个执行序列,不同的是,协程把线程中不确定的地方去掉了,执行序列间CPU的

切换不再是由CPU隐藏的进行,而是由程序员来显示的进行和控制,所以,使用协程实现并发,需要多个协程彼此协作;

二、resumeyeild的协作。

  resumeyeild的协作是Lua协程的核心。这边用一幅图描述一下,有一个大体的印象。对照下面的coroutine库的详细解释和最后的代码,应该可以搞清楚协程的概念了。

  注:这是在非首次resume协程的情况下,resumeyield的互相调用的情况。如果是首次resume协程,那么resume的参数会直接传递给协程函数。

 

三、coroutine库详解

(1)coroutine.create (f)

  传一个函数作为参数,用来创建协程。返回一个"thread"对象;这跟C中创建线程是类似的。

(2)coroutine.isyieldable ()

  如果正在运行的协程可以让出,则返回真。值得注意的是,只有主协程(线程)和C函数中是无法让出的。

(3)coroutine.resume (co [, val1, ···])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函数。用来启动或再次启动一个协程,使其由挂起状态变成运行状态。

  可以这么说,resume函数相当于在执行协程中的方法。参数Val1...是执行协程co时传递给协程的方法。

  首次执行协程co时,参数Val1...会传递给协程co的函数;

  再次执行协程co时,参数Val1...会作为给协程co中上一次yeild的返回值。

  不知道这句话大家理解了没,这是协程的核心。如果没理解也不用急,继续往下看,稍后我会详细解释。

  resume函数返回什么呢?有3种情况:

  1)、如果协程co的函数执行完毕,协程正常终止,resume 返回 true和函数的返回值。

  2)、如果协程co的函数执行过程中,协程让出了(调用了yeild()方法),那么resume返回true和协程中调用yeild传入的参数。

  3)、如果协程co的函数执行过程中发生错误,resume返回false与错误消息。

  可以看到resume无论如何都不会导致程序崩溃。它是在保护模式下执行的。

(4)coroutine.running ()

  用来判断当前执行的协程是不是主线程,如果是,就返回true

(5)coroutine.status (co)

  返回一个字符串,表示协程的状态。有4种状态:

  1)、running。如果在协程的函数中调用status,传入协程自身的句柄,那么执行到这里的时候才会返回running状态。

  2)、suspended。如果协程还未结束,即自身调用了yeild或还没开始运行,那么就是suspended状态。

  3)、normal。如果协程Aresume协程B时,协程A处于的状态为normal。在协程B的执行过程中,协程A就一直处于normal状态。因为它这时候既不是挂起状态、也不是运行状态。

  4)、dead。如果一个协程发生错误结束,或正常终止。那么就处于dead状态。如果这时候对它调用resume,将返回false和错误消息。

(6)coroutine.wrap (f)

  wrap()也是用来创建协程的。只不过这个协程的句柄是隐藏的。跟create()的区别在于:

  1)、wrap()返回的是一个函数,每次调用这个函数相当于调用coroutine.resume()

  2)、调用这个函数相当于在执行resume()函数。

  3)、调用这个函数时传入的参数,就相当于在调用resume时传入的除协程的句柄外的其他参数。

  4)、调用这个函数时,跟resume不同的是,它并不是在保护模式下执行的,若执行崩溃会直接向外抛出。

(7)coroutine.yield (···)

  使正在执行的函数挂起。

  传递给yeild的参数会作为resume的额外返回值。

   同时,如果对该协程不是第一次执行resumeresume函数传入的参数将会作为yield的返回值。

   

四、例子进阶。

 例子1:简单使用resumeyield,如下:

coro = coroutine.create(function (a, b)
    print("resume args:"..a..","..b);
    yret = coroutine.yield();
    print("yret="..yret);
end)

coroutine.resume(coro, 0, 1);
coroutine.resume(coro, 21);

以上代码的执行结果:

这里首先创建了一个协程coro,然后使用resume函数第一次执行协程函数,传入参数0,1,被协程函数作为入参

coroutine.resume(coro, 0, 1);

执行协程函数时,调用了yret = coroutine.yield()将协程函数挂起(阻塞在此处);直到再次调用

coroutine.resume(coro, 21);

此时入参21被当做coroutine.yield()的返回值,赋值给了yret,协程函数继续执行下面的代码;

例子2

function status()
    print("co1's status :"..coroutine.status(co1).." ,co2's status: "..coroutine.status(co2))
end
co1 = coroutine.create(function ( a )
    print("arg is :"..a)
    status()
    local stat,rere = coroutine.resume(co2,"2")
    print("resume's return is "..rere)
    status()
    local stat2,rere2 = coroutine.resume(co2,"4")
    print("resume's return is "..rere2)
    local arg = coroutine.yield("6")
end)
co2 = coroutine.create(function ( a )
    print("arg is :"..a)
    status()
    local rey = coroutine.yield("3")
    print("yeild's return is " .. rey)
    status()
    coroutine.yield("5")
end)
--
主线程执行
co1,传入字符串"main thread arg"
stat,mainre = coroutine.resume(co1,"1")
status()
print("last return is "..mainre)

执行结果如下:

 

例子3

function foo(a)
print("foo", a)
return coroutine.yield(2 * a)
end

co = coroutine.create(function ( a, b )
print("co-body", a, b)
local r = foo(a + 1)
print("co-body", r)
local r, s = coroutine.yield(a + b, a - b)
print("co-body", r, s)
return b, "end"
end)

print("main", coroutine.resume(co, 1, 10))
print("main", coroutine.resume(co, "r"))
print("main", coroutine.resume(co, "x", "y"))
print("main", coroutine.resume(co, "x", "y"))

执行结果如下:

 

 

 

posted @ 2017-10-31 10:53  Mr.R123  阅读(47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