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界是数字的》有感
生活在一个数码产品充斥的时代里,我不能想象出没有计算机和计算机相关技术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即使把1800年发明的雅卡尔织布机算成最早的计算机,计算机存在的时间也不过两百多年,在整个人类的历史上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数字电路上最为简单不过的0和1,就这么一步步改变了塑造了整个世界的样子。
这本书的作者拥有着难以想象的野心,试图用20万字描绘数字世界的整个图景。从软件讲到硬件,从CPU讲到缓存,从算法讲到编程,从通信讲到协议,每一个话题背后都是一个巨大的学术课题和科技产业。
我们搜索、上网购物,使用电子邮件、短信和社交网站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但这只是计算机时代的一个小小的缩影,不为人知的部分就像隐藏在海平面之下的冰山一样巨大。因为看不到,所以我们并不觉得家用电器、汽车、飞机,以及无所不在、司空见惯的电子设备——照相机、摄像机、游戏机、DVD播放机、GPS导航仪中都隐藏着计算机。而且,电话网络、电视和有线网络、空中交通管制、电网,还有银行和金融服务等公共设施对计算计的依赖程度都也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即使你们没有工科背景,大学专业学的的都不是工程、物理或者数学。大部分学生主修的都是英语和政治、历史、古典文学、经济、音乐和艺术,几乎涵盖了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各个专业。看完这本书之后,这些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可以毫无障碍地阅读并理解计算机相关的文章和新闻报导,而且能够从中汲取更多的知识,甚至还可以指摘几处不够专业的表述。“总的来说,我希望自己的学生对技术抱有理智批判的态度,知道它好,但它也不是万灵丹;反之,尽管技术有时会带来负面的结果,但它也并非一无是处。”
理查德·穆勒(Richard Muller)的那本《未来总统的物理课》解释了作为国家领导人应该知道的科学和技术造成的社会问题,比如核威胁、恐怖主义、能源、全球变暖,等等。不想当总统但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公民也应该很好地了解这些问题。
这本书涵盖了三个核心技术领域:硬件、软件和通信。整本书都围绕这三个主题展开。
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办公室,计算机都是我们可以看到,可以触摸的。软件是告诉计算机做什么的指令,几乎看不见,摸不着。通信就是计算机、手机和其它设备之间为了我们的需要而进行的对话,同时也让我们人和人之间能够交流,涉及互联网、万维网、电子邮件、社交网络等多种途径。。
无论你是总统,还是平民百姓,都应该了解这个计算机世界,因为它对每个人都有切身影响。无论工作和生活与技术距离有多遥远,你总有机会接触技术和搞技术的人。了解一些计算机和通信的常识都将对你大有帮助,最低限度也能让你知道推销人员或服务热线什么时候向你隐瞒了事实。没错,无知有害。假如你不知道病毒、网络钓鱼以及类似的风险是怎么回事,那你受害的机率一定会大大增加;假如你不知道社交网络怎么泄露甚至任意传播你认为是个人隐私的信息,那你无意间泄露的很可能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多;假如你对商业利益集团不顾一切从你的个人信息中挖掘线索这件事毫不知情,那你就会为了蝇头小利而出卖自己的隐私;假如你不知道在咖啡店和飞机上使用个人银行服务是有风险的,那么你的钱和身份就会让网络窃贼有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