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习惯

广州的冬天很有意思,昨天还短衣短裤的穿着,一场台风吹过后,就满大街的毛衣长袖了;空气虽然也依旧的清新,可挨在早晨刚从被窝里伸出的手臂上时,立马让人想念起被窝的温暖来。算了,哈哈,起床吧~~~
 
 
言归正传。
 
经常有学生聊天时会感叹:不知道自己是否喜欢编程,只是貌似没有别的更好的选择。
不禁要问他:那你喜欢什么?你的兴趣是什么?
大多数人却也回答不上来,总不能说玩游戏吧,那玩意能当饭吃的为数不多。
 
在我看来,兴趣的本质是成就感。换句话说,只要你把任一事情做好了,并且获得了理想的物质或精神方面回报,这件事自然就成了兴趣。
 
而且,人天生就或多或少的有某方面的兴趣,最近看了一部纪录片更确定了。
讲的是胎儿在子宫发育的过程,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结果就是:大脑发育的随机性,也就每个人的大脑都因为母体的营养化学成分和早期的生长环境或多或少的突出发育某个区域,从而形成了小孩在某些领域的先天优势。如果在成长过程中,能做有优势的领域,那么小孩很容易就因为把事情做成而获取成就感,进而更加喜欢这个领域,从而变成了所谓的兴趣。
 
这么说来,对于教育而言,就应该在早起不断的尝试各个领域的培养,从而让每个人都能做自己有优势的事情,从而让每个领域都有最合适最优秀的人存在,比如美国教育就是这方面的典型。
 
无奈的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国家教育,大部分偏向于逻辑思维培养,缺少感性,最重要的是几近刻板的内容、教育方式和一切向分数看齐的指挥棒,让很多青少年失去了做自己天生有优势的领域的机会,长达12年的义务教育,几乎变成了12年的刻板背书教育。大部分青少年由于长期压抑优势领域,大脑的优势区域由于长期未被刺激而退化,而在其他非优势领域又不容易取得成就感,做的索然无趣,到最后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
 
这可能就是我们很多人面对诸如“你有什么兴趣 ?”问题时,无言以对的原因之一吧。
或许也正是整个国家都很少能有引领世界的创新出现,诺贝尔奖寥寥无几时,无言以对的原因之一吧。
 
回到现实,至少对于我们这可以预计的教育改革前的几代人,在磨灭大脑先天优势后,是否一生会过得无趣了?这就涉及到第2个问题:如何让兴趣再生。
 
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坚持把正在经手的每一件事情都做完、做好,就像乔布斯做苹果。
 
而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会经历各种难度的坎坷,大部分人在这里都容易气馁退却,而且会给自己找出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甚至把原因归咎到其他人身上,好让自己的放弃变得心安理得。而这就是所谓成功和失败的分水岭了。
 
有句话说的好:你是真度过了精彩的一辈子,还是一辈子都在重复某一天?
所以每当遇到困难时请需注意,务必保持主动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鼓起勇气坚持跨过去、爬过去、翻过去。让困难变成成长的一部分,而不是阻碍你心智发展的绊脚石。
 
一个身边的例子就是很多来应聘的老师,由于很多事一直从事开发方面的工作,虽然技术经验方面有优势,但真正要站在讲台上细致生动的讲述出来时,由于不习惯或紧张的各种原因,多少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到最后告诉我:老邹,抱歉,我觉得我不适合做讲师。
 
当然,我不是说所有来试讲的朋友都一定要留下来担任老师,只是会多少有些觉得可惜,因为在我眼里,除非涉及到非得有高智商才能完成的工作,其它大部分事情都不过是熟练工种尔---也就是说,只要多尝试,用心改进,终究是能胜任的。
 
回过头来,兴趣从何培养,从坚持做好手上的事情开始,从主动克服困难开始,一步一步的努力,踏踏实实的从工作中获取成就感,从而把工作变成我们的兴趣。
 
记得读书时经常会看到教室或图书馆墙上有些励志语句,其中之一便如是:“如果你是一艘航行在大海上的船,一定要先找到方向。”
 
现今想起,这话放在中国还真有点问题,如果把大海上的航行比作人生的话,那么方向就是兴趣了。可当我们经过多年的应试教育,慢慢失去了天生的兴趣之后,根本就没有了方向。那我们这些漂泊在大海上的船们,又该驶向何方?难道真如无头苍蝇,了此一生?所以啊,最好就近停下来,不断的把船身加工的更加坚固(也就是不断的学习和尝试,去体会这个社会),等到有朝一日,终于重新找回兴趣所在时,再扬帆起航也不迟。

纯属个人见解,还请诸位海涵见谅~~
~
posted on 2013-11-29 17:48  邹华栋  阅读(1364)  评论(9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