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程池的概念

单位时间内必须处理数目巨大的连接请求,但处理时间却相对较短。

传统多线程方案中,一旦接受到请求之后,即创建一个新的线程,由该线程执行任务。任务执行完毕后,线程退出。这就是
即时创建,即时销毁的策略。尽管与创建进程相比,创建线程的时间已经大大的缩短,但是如果提交给线程的任务执行时间
很短,而且执行次数极其频繁,那么服务器将处于不停的创建线程,销毁线程的状态。

t1: 线程创建时间
t2: 线程执行时间,包括线程的同步等时间
t3: 线程销毁时间

线程本身的开销所占的比例为(t1+t3)/(t1+t2+t3)。如果线程执行的时间很短,这笔开销可能占到20%~50%左右。如果任务
执行很频繁的话,这笔开销将是不可忽略的。

线程池能够减少创建的线程个数。通常线程池所允许的并发线程是有上限的,如果同时需要并发的线程数超过上限,那么一
部分线程将会等待。而传统方案中,如果同时请求数目为2000,那么最坏情况下,系统可能需要产生2000个线程。尽管这不
是一个很大的数目,但是也有部分机器可能达不到这种要求。

线程池的出现正是着眼于减少线程本身带来的开销。线程池采用预创建的技术,在应用程序启动之后,立即创建一定数目的
线程,放入空闲队列中。这些线程都是处于阻塞(挂起)状态,不消耗CPU,只占用较小的内存空间。当任务到来后,缓冲
池选择一个空闲线程,把任务传入此线程中运行。当线程池中的线程都在处理任务,线程池自动创建一定数量的新线程,用
于处理更多的任务。在任务执行完毕后线程也不退出,而是继续保持在线程池中等待下一次的任务。当系统比较空闲时,大
部分线程都一直处于暂停状态,线程池自动销毁一部分线程,回收系统资源。

线程池管理器:用于创建并管理线程池
工作线程:线程池中实际执行的线程
任务接口:将线程执行的任务抽象出来,形成任务接口,使线程池与具体的任务无关
任务队列:可能是队列,链表之类的数据结构,其中保存执行线程


 

posted @ 2012-09-03 11:07  delphi中间件  阅读(202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