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尔之“我思故我在”

我思故我在背景

  笛卡尔把人类知识比喻为一科大树:形而上学是根,物理学(自然哲学)是树干,其他学科是枝叶和果实。现实的问题是,经院哲学衰落,哲学百废待兴,为人类知识大厦提供基础的哲学问题丛生,难以担此重任。在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中,笛卡尔发现了数学也就是欧几里得几何学。几何学作为一个公理化系统,只要初始原理确定了,严格按照逻辑规则推演,我们就可以得到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只是。于是笛卡尔考虑如何将几何学方法改造成为一种哲学的方法,用来建立科学的哲学体系。

  笛卡尔认为,要寻找一个确定无疑的初始原理即第一原理,不能从现有人类知识或者说哲学中寻找答案,更不能从经验感官中得出。要想得出肯定的答案,一个可行的方案是首先从怀疑开始,怀疑一切,甚至怀疑我们自己,这就是我思故我在的起点。

我思故我在的内容

  在怀疑的过程中,有一个确定无疑的存在,那就是有一个怀疑这件事是确定的。我们可以这样推理:假如“我”没有在怀疑(思考),那么怀疑(思考)本身就是不存在的,因此说“我”在“思考”这件事是确定的。准确来说是一个思维的实体,我的全部本质或者本性只是思想。笛卡尔原著中的英文翻译为I thinktherefore I am。在汉语中比较准确地翻译是我思想,所以我是,其中的起作用,当思想的时候,是起作用的,反之则不起作用。因此的本性,故“我思故我在”。

 

哲学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哲学所蕴含的智慧智慧更像是神启一样,引领我们完成一道有一道人生的选择题。就“我思故我在”的理论来说,我们可以得出:

1、在未知因素太多的环境中,从否定中寻找肯定的答案不失为上策:

举个🌰,作为一名程序员,最好假定自己所写的代码都有问题,而不是假定某部分有问题,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我才能尽可能做到全面的测试。而一段优秀的代码,全面的测试是高品质的保证。

2、思考是我们在我们所参与的生活中的真实感的根本来源,停止思考将会让我们觉得一切理所当然,所有的认识浮于表面,并且渐渐适应这种假“合理”。最终犹如行尸走肉一样以死的方式活在世界上。

posted @ 2018-03-11 19:01  Franklog  阅读(589)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