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Chan

导航

ATM完全支持QOS




1、ATM技术的主要特点
ATM技术是一种在定长信元上面向分组的传输模式。信元通过在连接建立期间所建的虚电路传输。信元传输时间与时隙长度相等,而时隙根据需要以异步方式产生。信元的复用和交换采用信元头部的标识和标识转换(转换在ATM交换模块内通过硬件完成)的方法完成。
与传统的分组交换和电路交换相比,ATM技术结合了它们两者的优点,而避免了它们各自的局限。ATM技术使用面向连接的交换虚电路传输方式,这样信元在传递时可以在获得专有带宽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低层的物理传输性能,达到高速、实时传递数据的目的。这继承了电路交换方式的实时性好、用户独享信道带宽的优点。由于采用的是交换虚电路和信元复用,又避免了电路交换方式独占信道造成的信道资源浪费和对流量、速率的一定限制。同时,ATM技术进一步继承了分组交换的优点,即通过信道的灵活使用提高资源利用率。通过使用信元的硬件交换,由硬件对简化协议进行处理,去掉了交换节点不必要的差错控制。从而避免了分组交换传统的“存储-转发”模式带来的分组处理复杂,信息传输开销过大,不能适应高速信息传递的局限。
ATM技术还有以下特点:
(1)消除固定的通路速率,增强了灵活性,可以传输(上限到线路总速率)的任意速率数据,更有效地满足各种通信需求。
(2)在不涉及到交换和传输装置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大量的通信突发性,从而更好地利用信道资源。
(3)呼叫的概念与确定一定数量的带宽分离,呼叫所分配带宽随其信元入网速率而动态变化,无需用户或网络干预。
(4)交换机制对用户通信量类型或参数的变化不敏感。
(5)在超载时,可将超载所引起的时延平分至各信元。
ATM技术的上述优、特点,使之可以广泛适用于不同速率的通信要求,尤其适用于各种多媒体通信环境。

2、ATM信元结构
信元是ATM技术中链路级的信息传递分组。ATM信元由固定长度的53字节信息构成,其中 5字节为信元头,另48字节为负载信息。在信元头中包含了标识信元去向的逻辑信息(VPI、VCI)以及其它控制信息。信元长度之所以选择为53字节是在考虑到面向低时延和高效率传输之间的一种折衷。
ATM信元头在用户-网络接口(UNI)和网络间接口(NNI)处稍有不同。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 1 ATM信元头结构 (左为在UNI ,右为在NNI,括号内为比特数)
在上图所示的ATM信元头中,GFC(Generic Flow Control)为流量控制域,用于流量控制以减少网络超载现象;VPI(Virtual Path Identifer)为虚通道标识符域,VCI(Virtual Channel Identifer)为虚信道标识符域,它们(VPI/VCI)一起用于信元的复用和交换,控制信元的传输去向;PT(Payload Type)为负载类型域,用于指明信元所负载的是用户信息还是其它控制信息;RES(Reserved field)为保留备用域;CLP(Cell Loss Priority)为信元丢失优先级域。当其为1,则该信元在网络拥塞时可被抛弃;为0,则不能;HEC(Head Error Control)为信元头差错控制域,用来对信元头进行查错。

3、信元传输的分层结构
ATM网络的信元传输功能分别在ATM层和物理层(详见下节)两个层次上完成。在这两层中的信元传输功能从上到下组成了一种层次结构,依次分别为虚信道(VC)、虚通道(VP)(在ATM层)、传输通道、数字节、再生节(在物理层)等五个层次。如下图所示
图2 信元传输的分层结构
以下图3中,形象地给出了VC、VP与传输通道之间的相互关系
图3 VC、VP与传输通道
VC层是一种用来描述与VCI相关联的ATM信元单向传输的概念;VP层是一种用来描述属于某些VC的信元单向传输的概念,此概念与VPI相关联。VP是多个作为同一交换单位被交换的VC的集合;传输通道层是对传输系统负载进行组合/拆散的网络元素之间的扩展;数字节层是对连续比特(字节)流进行组合/拆散的网络元素的扩展;再生节层是数字节的一部分,存在于两相邻的再生器之间。
总结以上描述,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个ATM传输通道中,VC和VP是复用的,一个传输通道中可以包括多个VP,而一个VP中又包含了多个VC。通过使用VP、VC的概念,可以使连接处理的更加有效。一个ATM层的连接是通过一对VCI和VPI值标识的,但VCI和VPI值只有局部的意义,在交换时,它们被终止并被转换为仍表示同一高层连接的其它VCI和VPI值。

4、ATM端系统中的协议参考模型及各层功能概述
根据ITU-T I.321建议标准中的叙述,ATM端系统中的协议参考模型如下图4所示:
图 4 ATM端系统中的协议参考模型
在上图4中:用户平面负责传递用户信息;控制平面执行呼叫/连接控制功能,如执行建立、维护、释放呼叫/连接的各种信令;管理平面进行网络维护,执行与网络运行有关的管理操作功能,包括平面管理和层管理。平面管理功能用来管理各平面(用户、控制、管理平面自身),它无层次结构。层管理功能具有层次结构,各自处理每层的运行与管理信息流,具体包括:资源管理、更新控制协议实体中的驻留参数等。
在ATM端系统中控制与用户平面的协议层次仅相当于OSI/RM的第一、二层。下面将分别介绍ATM端系统的物理、ATM和AAL层(在控制与用户平面)的功能。
4.1、物理层
物理层又从下到上分为物理媒体子层(Physical Medium Sublayer)和传输汇聚子层(Transmission Convergence)。
在物理媒体子层中执行与物理媒体相关的功能,例如包括比特对齐、线编码(line coding)和光电转换等的比特传输能力。物理媒体子层还负责比特定时(bit timing),如插入/分解比特时分信息。物理媒体子层仅在用户-网络接口的网络一侧(定义为TB接口)有定义,而在用户-网络接口的终端一侧(定义为SB接口)尚未定义。物理媒体子层支持光和电两类接口。对电接口可以使用同轴电缆,对光接口可使用光缆。
传输汇聚子层执行以下功能:(1)信元速率解耦:(在发送端)插入和(在接收端)解除空闲信元。这样做是为了使信元流速率与传输通路比特速率相适应。(2)信元头差错控制:在发送和接收端,都根据一个产生多项式X8+X2+X+1计算信元头HEC值。如一致,则表示信元头无差错;否则,或纠错,或将不能纠错的信元丢弃。(3)信元分界:使得接收端可以恢复信元的边界。(4)信元与传输帧的适应:在发送端,本功能负责将信元流与传输帧相结合;在接收端,本功能负责从传输帧中提取出信元流。(5)传输帧的产生/恢复:执行产生和恢复传输帧。 4.2、ATM层
ATM层具有以下功能:(1)信元复用/解复用:来自各单独源点的信元流被复用在发送端的一个信元流中,在接收端解复用后送往各自信元流(源点)。(2)信元头的增加和删除:发送端ATM层在从AAL接收到的信元信息前增加一个信元头;在收到后,信元头被移去。(3)VCI/VPI转换:ATM层将流入的VCI和VPI转换为适当的流出VCI和VPI值。(4)在用户-网络接口的“一般流量控制”:ATM层在用户-网络接口处控制通信量以减轻在用户-网络可能会出现的短时间超载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VPI和VCI值已被预先赋予了某些信元。这些信元包括:物理层保留使用的信元,未分配信元(在ATM层可见),元信令信元和一般广播信令信元。
4.3、AAL层
AAL层是ATM层与上层应用之间的接口服务层,它又包括面向特定服务的汇聚(CS)子层和将高层协议数据单元映射到ATM信元负载及将ATM信元负载重组为高层协议数据单元的分段与合段(SAR)子层。
目前共定义了四种ATM需支持的服务类型,它们是:有定时要求、固定比特速率、面向连接的A类服务;有定时要求、可变比特速率、面向连接的B类服务;无定时要求、可变比特速率、面向连接的C类服务和无定时要求、可变比特速率、面向无连接的D类服务。为了支持这四种服务类型,分别定义了AAL 1至AAL 4等四种AAL层,每种都有一个特定的汇聚子层和分段与合段子层,依次支持A、B、C、D四类服务。在上述基础上,ANSI在1994年总结并提出一种新的AAL 5,它同时支持C类和D类服务。由于XTP OVER ATM的讨论大部分仅基于AAL 5进行,故以下仅详述AAL 5 的功能。
AAL 5支持源与目的之间无定时关系和可变比特速率的面向连接服务(C类)与无连接服务(D类),它的功能只是简单地支持高速数据传递。AAL 5假定高层在必要时能执行差错恢复、重发和顺序编号功能,故AAL 5就不再提供这些功能。这样,AAL 5只提供无保障的操作,丢失和损坏的AAL 5服务数据单元也不通过重发来纠错。AAL 5也避免了在AAL3和AAL4中的SAR-PDU开销,把全部48字节信元负载都用于接纳CS-PDU。
AAL 5的SAR-PDU格式中仅包含信元头和SAR-PDU负载。AAL 5的SAR子层执行将CS -PDU分段为大小适当的SAR-PDU负载的功能。与其它AAL 类型不同的是:AAL 5在SAR-PDU中不占用任何字节,ATM信元头中的一个AAL特定标志(帧结束)在帧的最后一个信元会被置起,此标志被包括在ATM信元头的负载类型(PT)域中。在信元合段时此标志用于控制。
在接收端,当接收到有AAL特定标志的信元后,SAR子层合段所有接收的信元,所形成的PDU被上交给CS子层,由CS子层进行CRC校验。若CRC无误,CS子层使用在CS-PDU尾中的长度域值移去填充字节,最后将用户信息上交给高层;否则,出错的信息根据用户的选择,或仍被交给用户,或被丢弃。

ATM技术目前已经成为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的标准传输模式,是B-ISDN的核心技术。ATM技术的标准化工作正在深入进行并已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产生了一批ITU-T的建议标准、ATM FORUM标准和IETF标准。各种实用性的ATM网络技术也纷纷出现。可以相信:在未来的高性能计算机网络技术中,ATM技术必将会成为主要的通信子网构造技术。应用ATM技术可以组成各种不同规模、不同逻辑组成、不同链路特性的通信子网。对ATM网络互连技术的分析认为:存在两种基本的互连模式,即所谓的“对等模型”(peer model)和“叠加模型”(overlay model)。 目前正在采用和进一步研究的ATM网络互连技术包括:局域网仿真(LANE),多协议ATM(MPOA)和ATM上的传统IP(Classical IP over ATM)等三种。
局域网仿真是一种用ATM网络来仿真一个的传统局域网(如,以太或令牌环网段)的ATM网络互连技术,它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LEC,LES,LECS,BUS。多协议ATM(MPOA)是ATM 论坛所制定的一种面向工作组一级网络环境的网络互连方案。它依赖于LANE(V2.0),Classical IP over ATM(RFC1577), I-PNNI,NHRP与MARS(RFC2022)。研究表明上述两种技术都不适合于大规模的广域网络互连。在ATM交换网络之上构造传统IP网络模型,可以比较有效地借助于现有的网络技术,较易于基于ATM技术的网络层构成;而且与现有的网络互连环境也易于兼容,是一种先进技术与传统技术结合的折衷方案。因此,我们的主要研究将集中在“ATM上的传统IP”技术,特别是近两年来研究得比较多的所谓多协议标志交换(MPLS)技术上。
ATM上的传统IP网络(IP/ATM)模型是基于ATM技术的交换虚电路(SVC)建立的。在此模型中,ATM交换网络可以在不定数目的主机群中支持任两个主机之间建立连接,从而构成共享同一IP层(网络层)网络前缀,可以作为同一域加以管理的逻辑IP子网(LOGICAL IP SUBNET)。这些逻辑IP子网可以与实际的ATM交换网络一一对应,也可以多个逻辑IP子网共存于一个实际的ATM交换网络中。多个逻辑IP子网通过IP级的路由器在各个逻辑IP子网边界上连接起来,便形成了一种基于ATM交换虚电路,可以转发IP分组并为其寻找路由的传统IP网络模型。在此网络模型中,IP分组的路由和转发可以采用目前已经成熟的各种技术和协议。对上述的ATM交换网络,IP主机可以不管它的具体含义,它可以是一个基于交换虚电路的ATM局域网,也可以是一个基于交换虚电路的ATM广域网(跨越多个NNI边界)。
在上述的传统IP网络模型中已经提出解决方案的问题包括:定义一定的IP分组在AAL层上的封装方案以及相关的虚电路复用方案,同时解决传统IP机制中不可缺少的地址解释问题;定义一种信令支持实体,负责将IP分组的无连接通信模式通过它转换为ATM技术的面向连接通信模式;定义一种在ATM网络上提供多点投递服务的方法,以解决网络层多点投递向ATM网络的映射问题。
为了提高ATM上的传统IP网络模型中网络层路由选择技术的能力和性能,国外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利用ATM网络自身特点,将ATM网络第二层交换能力与传统网络层路由相结合的方案,即所谓MPLS技术。初步的研究表明这种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IP/ATM网络的吞吐率,减少分组的传输延时。我们认为MPLS技术的研究将对IP/ATM网络的构造在流的标识、路由选择和分组调度等方面产生影响。
ATM技术是复杂和灵活的,其中最主要的表现之一就是应用ATM技术可以组成各种不同规模、不同逻辑组成、不同链路特性的通信子网。面对这样多种的组网选择,在考虑任何一种基于ATM技术的运输层端到端通信服务平台构造之前,首先必须确定一个较为合理的ATM网络模型。
一、IP/ATM网络模型
传统IP网络模型是基于ATM技术的交换虚电路(SVC)建立的。在此模型中,ATM交换网络可以在不定数目的主机群中支持任两个主机之间建立连接,从而构成共享同一IP层(网络层)网络前缀,可以作为同一域加以管理的逻辑IP子网(LOGICAL IP SUBNET)。这些逻辑IP子网可以与实际的ATM交换网络一一对应,也可以多个逻辑IP子网共存于一个实际的ATM交换网络中。多个逻辑IP子网通过IP级的路由器在各个逻辑IP子网边界上连接起来,便形成了一种基于ATM交换虚电路,可以转发IP分组并为其寻找路由的传统IP网络模型。在此网络模型中,IP分组的路由和转发可以采用目前已经成熟的各种技术和协议。对上述的ATM交换网络,IP主机可以不管它的具体含义,它可以是一个基于交换虚电路的ATM局域网,也可以是一个基于交换虚电路的ATM广域网(跨越多个NNI边界)。
在上述的传统IP网络模型的实现中,一些必须解决的问题是:要定义一定的IP分组在AAL层上的封装方案以及相关的虚电路复用方案,同时要解决传统IP机制中不可缺少的地址解释问题;更重要的是需要定义一种信令支持实体,负责将IP分组的无连接通信模式通过它转换为ATM技术的面向连接通信模式。
采用符合ISO标准的网络层构造技术,在ATM交换网络之上构造传统IP网络模型,可以比较有效地借助于现有的网络技术,较易于基于ATM技术的运输层平台之构成;而且与现有的网络互连环境也易于兼容,是一种先进技术与传统技术结合的折衷方案。
作者认为:ATM技术本身还正在走向成熟(包括ATM技术、理论和ATM技术的标准化工作),特别是完全的ATM网络互连从理论上还要解决许多问题。这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在现阶段,虽然理论上可以有比传统IP网络模型更能发挥ATM技术特长的其它模型,但从实现的角度来看,传统IP网络模型仍不失为一个较为平稳的过渡性方案。
本模型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
1、IP协议分组对ATM AAL5层的封装。
IP协议及其扩展与AAL 5层的交界处进行。这里的封装可以根据IETF的建议标准RFC1483进行。在RFC1483中定义了一种加上LLC/SNAP头的机制,称为LLC/SNAP封装。在LLC/SNAP头中包含了三字节的LLC,三字节的OUI和两字节的PID(后两部分组成SNAP头)。LLC头指明负载的协议类别(如0xAA-AA-03表明路由的非ISO协议数据单元),SNAP头指明协议的管理组织和具体协议(如0x00-00-00-08-00表示以太类型的IP分组)。定义了此封装之后,便可以在单个ATM虚电路上建立起多协议的复用/解复用机制。
2、ATM网络地址与IP地址之间的地址解释机制。
在ATM网络地址与IP地址之间需要一种地址解释机制。上述要求可以通过在IP协议及其扩展中实现一种ARP协议机制来满足。通过如RFC1577中所描述的那样在每个逻辑IP子网中设立ARP服务器,IP主机在请求地址解释时以客户的身份向ARP服务器发出地址解释请求,进行随后的交互,得到所查询的ATM网络地址与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同时更新IP主机中的映射表,以备下次查询在IP主机本地完成,从而提高效率。ARP服务器通过在与客户IP主机建立连接时发起反向ARP请求,了解和更新客户主机ATM网络地址、IP地址及它们的对应关系映射表。
3、ATM信令支持的方式
IP OVER ATM的信令实体支持在ATM端点与网络之间运行的ATM呼叫/连接控制信令协议,建立、释放呼叫和连接,进行在连接时预留网络资源等功能。目前的相关标准是IETF定义的RFC1755。这里面有很多尚待进一步讨论的问题,如传统连接的双向特性与ATM虚电路的单向特性如何协调,如何解决由于通信模式转换造成时延而带来的传输机制调整问题,动态的连接特性如何通过信令支持实体的支持加以实现等等。
4、对多点投递服务的支持
传统的IP协议并不支持多点投递功能。这一要求可以参考RFC1112等有关文献的进行IP协议的扩展。在RFC2202中提出的原理性模型是基于ATM的UNI接口,在ATM层通过实现多点投递服务器作为多点投递发送方的代理,负责单个发送方到一组多点投递接收方的多点投递流的发送;同时以类似ARP服务器的形式,实现多点投递地址解释服务器(MARS),来进行多点投递时的多点投递地址解释和进行多点投递的群管理(Group Management)工作。当多点投递发送方需要进行多点投递时,它要首先向MARS登记,并得到‘群地址’和各接收方的地址;此‘群地址’是一个被MARS所‘伪造’的多点投递服务器的‘化名’。当发送方以‘群地址’实际向群中发送多点投递数据时,它首先到达该多点投递服务器,然后由它发往各真正的接收方。毫无疑问,此ATM层的多点投递机制完全可以用来作为支持IP层多点投递的基础。

二、局域网仿真(LANE)模型
局域网仿真(LANE)提供了在ATM网络上运行现有LAN协议(IEEE 802.3以太网和802.5令牌环)的手段,它定义了如何以ATM作为骨干网互联现有的LAN,以及现有的以太网和令牌环网上的主机怎样在对等的环境下与具有ATM接口的主机、符合ATM UNI标准的服务器、路由器、桥接器等ATM终端设备,组成仿真LAN(ELAN),进行高速通信。1997年ATM论坛组织颁布了最新的相关标准-局域网仿真LANE 2.0标准。
局域网仿真是一种用ATM网络来仿真一个的传统局域网(如,以太或令牌环网段)的ATM网络互连技术,它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LEC,LES,LECS,BUS。在ATM局域网仿真网络中, ATM交换网络的各种功能,包括呼叫建立、信元拆装等对原局域网都是透明的,因此,原局域网终端的硬件和软件系统不需作任何改动。又由于ATM局域网仿真是数据链路层的服务,因此原有网络的数据链路层及更高层的协议也不需要改动。
1. 局域网仿真模型的体系结构
LANE的体系结构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型,组成部分包括ATM主机、路由器和ATM/LAN网桥(LEC), 其中L-UNI表示LEC和仿真LAN之间的接口,而L-NNI表示单个ELAN系统中服务器部件间的接口。
LANE中将使用以下客户机和服务器:
局域网仿真客户机(LEC:LAN Emulation Client):所仿真的局域网端系统,它向现有局域网提供媒体访问控制子层(MAC)的服务接口,代理原有LAN的所有终端与ATM网络传送数据,完成地址解析,实现整个ELAN中的所有终端间的通信。每个LEC由一个唯一的ATM地址来标志,而且与一个或多个可通过该ATM地址到达的MAC地址相连。
局域网仿真配置服务器(LECS:LAN Emulation Configuration Server):负责保存仿真局域网中的LEC配置信息,并向新安装的LEC发送LES的ATM地址。每个管理域只有一个逻辑LECS,它为本域中的所有ELAN服务。
局域网仿真服务器(LES:LAN Emulation Configuration Server):提供MAC地址与ATM地址的映射功能,每个ELAN只有一个逻辑LES。每个LES用一个专有的ATM地址来标识。
局域网仿真广播和未知服务器(BUS:LAN Emulation Broadcast and Unknown Server): 负责处理广播MAC地址,从而在仿真的局域网内提供广播和多传送通信能力。它同时还负责处理被叫ATM地址未知的数据包。LAN仿真并没有规定上述服务器的位置,但为了保证可靠性和高性能,大多数厂家都在网络设备上实现这些服务器,一般不在工作站或主机上实现。
LANE可用于ATM与ATM、ATM与LAN、LAN与LAN的互联。
2. 局域网仿真的协议结构
由于LANE可以仿真局域网的MAC,用户可以不用改变逻辑链路层以上的应用,因此LANE可以支持任何高层软件,如IP、SNA等。
LANE的协议栈如图3所示,以ATM替代MAC子层,成为ISO网络七层模型中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中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之间的一层,由ATM提供传统LAN数据链路层的MAC子层的服务。
现有局域网的MAC帧在ATM桥接上联接,利用LANE功能把MAC帧进行封装,去掉帧校验序列,并加上一个标志头,然后按AAL5协议进行处理,并在ATM网络上传送。对现有局域网上的用户来说,整个系统对现有局域网的用户是透明的,其运行环境仍和原局域网相同,但是网络的速率和带宽却大大提高。
3. ATM仿真局域网中的连接
ATM仿真局域网是由各种功能单元及它们之间的虚电路连接而构成,其中的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分别通过数据连接与控制连接进行传送。
控制连接分为三种: (1)配置VC连接(Configuration Direct VCC):为使LEC从LECS获取配置信息而建立的双向点对点连接。(2)控制直接VC连接(Control Direct VCC):为在LEC与LES之间传送控制信息而建立的双向点对点连接。(3)控制分配VC连接(Control Distribute VCC):由LES至各个LEC的点对多点或单向点对点连接。
数据连接也分为三种1)数据直接VC连接(Data Direct VCC):为在有通信联系的LEC之间交换用户数据而建立的双向点对点连接。(2)多传送递交VC连接(Multicast Send VCC):为将多发送类数据(包括广播类数据)由LEC递交给BUS而建立的双向点对点连接。(3)多发送转送VC连接(Multicast Forward VCC):由BUS至各个LEC的点对多点或单向点对点连接,用来把多发送类数据由BUS转发至各个LEC。
4. 局域网仿真的工作过程
当仿真局域网中安装了新的LEC时,该LEC将访问LECS,以获得LES的ATM地址;LEC建立与LES的ATM连接,LES将在其MAC地址与ATM地址映射表中对新安装的LEC的MAC地址和ATM地址进行登记;LEC向LES发送局域网仿真地址解析协议(LE ARP:LAN Emulation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请求,其中包含广播MAC地址,从而获得BUS的ATM地址。
当主机要发送数据包时,必须首先进行地址解析,以获得被叫主机的ATM地址。下面以
将要发送的IP数据包为例,说明LANE地址解析的步骤。当所仿真的局域网中的主机要发送
IP数据包时,它首先使用在LEC安装阶段所获得的BUS的ATM地址,建立与BUS的ATM连接;然后利用该连接向BUS发送IP ARP,其中包含被叫主机的IP地址;BUS向所仿真的局域网内的所有端系统广播发送该IP ARP;被叫主机接收到IP ARP后将使用自己的MAC地址进行响应。但主叫主机真正需要的是ATM地址,而不是MAC地址。为了获得ATM地址,当主叫侧接收到被叫主机的MAC地址后,将向LES发送LE ARP请求,其中包含被叫主机的MAC地址。LES将进行被叫主机MAC地址与ATM地址的映射,并通知主叫主机。主叫主机将使用该ATM地址建立与被叫主机ATM的SVC连接,并在其上发送IP数据包。
这种两步地址解析方法会影响IP分组的时延性能,并会增加额外的广播业务量。同时由于每台主机必须侦听每个广播数据包,浪费了所有主机的CPU周期,而且会消耗网络带宽。
5. LANE模型的优缺点
LANE技术是现有的传统网络与ATM互联的主要技术之一。同传统的桥接网络一样,LANE内核支持所有的高层协议,如TCP/IP与IPX/SPX等,简化了ATM适配器与桥的开发,无须实现网络层的智能。但是,它也存在以下不利因素1)连接虚拟LAN需要使用传统的路由器,这会给网络带来一个新问题。因为即使最快的路由器,所提供的性能也只是当前最低档的ATM交换机的几分之一。(2)LANE不能解决以太网、令牌环网、FDDI之间的转换问题。 (3)LANE不能使用ATM的多媒体与服务质量属性。(4)LANE是利用非可用比特率(UBR)开发的技术,而UBR的缺点是对信元的传送没有保证。(5)LANE虽然能够将ATM的复杂性对网络与高层协议隐藏起来,但却进一步增加了协议的开销。
6. LANE 2.0的新特色
LANE 2.0的主要特色包括:
(1)、支持ATM定义的各种QoS服务。
•当不同的应用流量同时到达某个LAN的交换机时,LEC(局域网仿真客户)便可分别为之指定服务类别和队列,之后这些信元便可在各不相同的QoS虚电路上进行传输。由于LANE 1.0发送的所有ELAN的数据皆为不能保证带宽的未定义位速率(UBR)服务,因此它不能提供QoS服务。而LANE 2.0不但能支持UBR服务,还能支持如下三种ATM网络流量控制与服务方式。
•固定位速率(CBR):CBR适用于传输实时声音与影像,其特点是每个ATM虚电路可以申请不相同的数据传输率用于不同类型的服务。但其前提是要保证有足够的总带宽。
•可变位速率(VBR):VBR又可进一步划分为实时VBR与非实时VBR。实时VBR对信元的延迟要求较严格,用于传输影像与声音信息,而非实时VBR对信元延迟的要求不那么苛刻,适用于传输猝发信息,如事务处理等。
•可用位速率ABR:ABR连接带宽能根据可用网络资源的数量在最低信元速率与峰值信元速率之间进行调节,这种调节是根据可用资源的反馈信息来实现的。ABR服务用于一般的数据传输,不适于对数据延迟较为敏感的实时应用场合。
需注意的是,LANE 2.0支持QoS服务并不意味着基于帧的应用能自动地利用QoS服务,
因为将上述QoS服务的类别映射给基于帧的应用还取决于其它因素。例如,它还需要资源预定协议(RSVP)的厂商提供代理(agent)来将RSVP服务信息转换成相应的ATM服务类型,同时它还需要交换机的某种排队机制支持各种服务类别。对于某一特定的应用首先需要交换机读取第三层与第四层的信息,然后再将其映射为某一交通流的ATM QoS服务,并经代理核查可用带宽后才能决定传输与否。
(2)、提供逻辑链路控制(LLC)的多路复用功能。
此功能能使局域网仿真客户将两个数据流复用到同一个VCC上进行传输,节省了VCC资源,减少了ATM网络呼叫建立请求的数目。由于LANE 1.0标准的BUS服务器要对仿真局域网内的所有客户传送多点投递流量.即采用泛洪方法,而LANE 2.0只对那些登录多点投递应用的客户发送数据,因此减少了对多点投递带宽的需求。
顺便指出,LANE 2.0仍有待于完善,其有关LNNI部分仍未完成。LNNI允许不同的LANE服务器之间相互通信,允许大型ELAN使用多个BUS与LES,以确保网络在处理大量地址解析、广播与多路广播的情况下具有较高的吞吐能力。

三、ATM上的多协议(MPOA)模型
1. MPOA模型概述
为了克服LANE和IPOA的缺点,ATM 论坛推出了一个新的规范——ATM上的多协议规范(MPOA)。MPOA集成了LANE、IPOA、下一跳解析协议(NHRP)和Mars规范的功能,能支持多种网络协议,直接把网络层地址映射为ATM地址,能支持可变长度的最大传输单元(MTU: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同时还引入了虚拟路由器的概念,从而使主机间能建立直接的ATM虚电路,解决了LANE和IPOA的路由器瓶颈问题。
MPOA是充分利用了已有的协议和标准,在ATM交换网络上提供路由功能。通过引入"交换路由器"的概念,MPOA试图提供好的网络伸缩性和灵活性。"交换路由器"仿真了传统路由器网络的功能,同时消除了经过多"跳"所带来的性能限制。在MPOA中,不论是否属于相同或不同的子网,任何具有MPOA功能的主机和边缘设备都可以和另一台设备在ATM交换中建立直接(Shortcut)连接。MPOA能辨识数据流,并将这些数据流直接映射到ATM交换虚电路上。这种跨越ATM建立直接连接的技术有时被称为"直通"或"零"跳路由。相比在纯粹基于路由器的子网间的路由方案,在ATM交换结构上建立直接连接能显著提高性能,数据包是在直接连接上传输,而不像在传统网络中,每个包都要经过多个路由器一个跳接另一个跳地处理,端到端之间的延时减少。
MPOA的基本思想是将传统多协议路由器中的数据包转发功能和路由功能分开到MPOA客户端和MPOA服务器中。例如,地址管理和拓扑结构检测由MPOA服务器(MPS)处理,而数据转发由MPOA客户端(MPC)通过ATM交换结构实现。MPS通常是由连接到ATM交换机上的传统路由器实现,或由一台独立的、连接到ATM交换机的路由服务器实现。MPC存在于边缘设备和连接到ATM上的主机中,从物理上将计算网络互联路由的功能与转发数据包的功能分开。传统的路由器受到其专用背板速度的限制,而基于MPOA的路由系统充分利用了基于标准的ATM交换结构,产生出一个性能极高的路由体系结构,非常理想地满足了今天所有在基于路由的局域网或广域网上运行的高带宽应用系统的需求。
数据传输是通过将网络层协议如IP和IPX直接映射到ATM,在基于标准的ATM结构上进行,这样就可以将网络层协议中的QOS机制对应到低层的ATM交换结构中。最终对时间敏感的流量可以充分利用ATM体系结构的QOS能力,同时融合已经大量安装的低成本技术,如连接到桌面的以太网和TCP/IP。这样可以允许低成本、高性能的多媒体应用(如视频会议、视频点播和远程教学)在网络上运行。
可见,MPOA解决了以下三个问题:
•定义了一种高效、低延迟的寻径方法,在ATM网络中对IP或其它协议进行寻径。
•能让网络管理员建立网络层的虚拟子网,扩展路由边界,因此作为虚拟网络的一部分,用户可以被组织到一起,而不管它在网络中的实际物理位置。
•允许应用程序充分利用ATM网络的QOS。
2. MPOA模型的体系结构
(1)基本组成
MPOA采用了LANE、NHRP、交换路由器(Switched Router)三种互补的技术。LANE是在ATM上仿真第二层的局域网技术,如以太网或令牌环,使得ATM透明于上层应用;而NHRP则提供了一种基于网络层地址进行寻址机制,在ATM骨干上建立一种直接连接;交换路由器可将传统路由器的功能分离到网络中不同的组成成分中,从而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2)逻辑组成部件
MPOA协议定义了其逻辑组成部件,它们可以在不同的硬件配置上实现。包括:
* 边缘设备: 边缘设备是一种价格低廉的设备,它可以根据IP数据包的网络层目的地址和MAC层目的地址在传统的LAN接口与ATM接口间传输数据。
* MPOA客户(MPC): MPC驻留在边缘设备或连接到ATM交换机的主机上,主要功能是充当互联网络上直接连接通信的出口点和入口点。一个MPC一旦检测到通信流,那么会请求为其服务的MPS提供目的地的有关信息,并检测直接连接是否可以建立。如果可能,那么MPC就会建立一条SVC,并沿着这条路径向目的地发送数据。MPC和MPS使用NHRP协议进行通信,MPC能够保留与MPS相互通信时取得的直接连接信息。没有数据流的SVC在超过一个预先设置好的时间后将被自动拆除。
* MPOA路由器: MPOA路由器是网络层子层映射到ATM的一组功能的集合。MPOA路由器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产品来实现,也可以构建在现有的路由器和交换器中,负责维护本地的网络层、MAC层和ATM地址信息以及路由表。MPOA路由器通过NHRP进行通信,解析目的地址,使MPC可以建立直接连接,路由机构运行路由协议(例如RIP和OSPF)和传统路由器通信,这样使得MPOA系统能够与现有的路由局域和广域互联网络交互操作。
* MPOA服务器: MPS是MPOA路由器的逻辑元素,它将第三层转发信息提供给MPC。它也包含了NHRP服务器(NHS)的功能。MPS充分利用其路由和NHS的功能,确定路由。路径信息由目的地ATM地址和第二层封装信息表示,回应来自MPC的地址解析请求。
* 缓存: 由于在路由互联网络中,用户经常使用重复和惯用的外部地址,如访问特定的文件服务器或远程的公司站点,因此边缘设备可以保存(缓存)这些虚拟的通道信息,以便重复使用,而不用为每个数据流都发出地址解析请求。MPOA的目标之一就是将边缘设备必须访问路由服务器以获取地址信息的次数最少化。
* 虚拟子网: MPOA采用网络层构成来确定"虚拟" 网络。它们同时指示第三层协议和一个地址范围。在使用IP的情况下,它们可以被认为是"虚拟子网"。MPOA模型支持所有现存的LAN互联网络数据流,其中包括子网内部(Intra-subnet)的和子网(Inter-subnet)之间的数据流。
3. MPOA模型的工作过程
MPOA模型将路由功能分散到了含有MPC的边缘设备、连接的ATM主机和MPS中,MPC负责转发数据包,而MPS则提供路由信息,MPC检查从传统LAN段上接收到的数据包的目的地址,以便做出正确的转发决定。如果数据包需要路由,它所包含的目的MAC地址就是MPOA路由器接口的MAC地址,那么MPC会查找数据包的网络层目的地址,并向MPS查询,解析网络层地址所对应的ATM地址,或者直接使用缓存中的地址映射信息,建立一条到正确地址的直通虚拟通道。如果数据包的目的地是在同一个子网的主机上,那么它可以采用桥接技术,MPC将会采用LANE解析ATM地址,并且建立一条到目标主机的虚拟通道连接。
如果本地的MPS不知道正确的ATM地址,那么它将会通过NHRP功能,将查询传送到其它的MPS或路由器。MPS的目的地ATM地址可以是主机的地址(如果主机是直接连接ATM的),也可以是相应边缘设备的ATM地址。
(1)网络层映射
MPOA工作在网络层,它可以识别数据传输的起始阶段,以一个网络路由目的地ATM地址作回应,并建立一条直接连接的SVC,使用标准的第二层交换技术传输数据。MPOA模型同时具备了第二层和第三层的功能,包含了路由和交换两种技术。
网络层映射使ATM的QOS特性可以在网络应用中使用,如IEFT的RSVP协议运行在网络层,提供了为上层应用保留特定服务质量的机制。MPOA框架保证第三层的服务质量,保证需求映射到底层的ATM交换结构中。
(2)建立直接连接
MPOA支持多协议的LAN与LAN通信。在大多数情况下,数据传输通常只发生在相对稳定的数据流中,即发送的一个文件或信息通常由多个帧组成。根据第一个数据帧中包含的目的地址建立一条SVC,所有数据帧的ATM信元在建立好的SVC上传输。整个数据流沿着预先建立的直接连接传输,避免了传统的先传输到缺省通道,再由路由转发的情况。在诸如视
频信号等具有固定的数据流传输的情况下,会大大优于简单的路由器到路由器的操作方式。
(3)数据包的封装与传输
数据包从入口点MPC(Ingress MPC)进入MPOA系统。在缺省情况下,数据包通过LANE桥接到缺省路由器(在MPS中),再经MPS中的路由器转发到目的地边缘设备或主机。如果数据包是一个数据流的一部分,并且已经为这个数据流建立了一个直接连接,那么入口点MPC就会丢掉这个数据包的第二层封装信息,并沿直接连接发送。
如果没有检测到数据流,每个发送到MPS的数据包在通过LANE转发时,要按照数据包的第三层目的地址进行计数。当超过阀值时,MPC就会给MPS发送一个MPOA地址解析请求,从而获得一个目的地ATM地址,建立直接到出口点MPC(Egress MPC)的连接。
数据包经过直接连接到达出口点MPC时,要接受检查,如果在出口缓存中找不到匹配信息,那么数据包就会被丢掉。如果找到了合适的匹配,那么使用缓存中的地址信息对数据包进行第二层封装,然后通过LAN接口,将数据包发送到目的地的设备。
直接连接就是一条为特定数据流建立的ATM SVC。
4. MPOA模型的优点与不足
MPOA模型的优点在于:
* 用高效可扩展的方式支持基于ATM网络上的多网络协议运行。它还定义了网络层上能够跨越地理位置边界的虚拟子网。
* 允许流量通过一跳虚电路直接传送到目的地。通过将网络层协议直接映射到ATM,从而降低了网络上的开销和广播流量,支持可变容量的MTU,为现有的应用业务能利用ATM固有的QoS功能铺平道路。
* 定义了虚拟路由的标准,为基于ATM的路由提供了一种高效可扩展的方法。
MPOA模型现在面临的问题在于:
* 路由体系间的互操作性问题。整个MPOA 虚拟路由器——包括边缘设备、路由服务器和ATM基础结构——都设计成能够工作在使用现存路由协议的路由器环境中。因此,对于网管员来说只能是利用MPOA使之与现有的路由网络协同工作而不是取代后者。
* 必须和仿真局域网并存, 仿真局域网中的适配卡和边缘设备等还需要通过路由器集成到MPOA环境中。
* 作为一种园区网的解决方案,它不适用于解决广域网的问题。
* MPOA1.0版本远未解决人们企盼的网络服务质量(QoS)和源安全问题。


一、ATM业务开展情况
ATM现在已被许多电信运营公司和ISP用作核心交换及传送设备,它已将本网ATM、帧中继、IP、X.25业务融合在公用长途电话线路上,用作多业务平台。预计到1998年,在WAN设备销售中,ATM的销售额基本上与帧中继和T1/E1持平,1999年会超过帧中继和T1/E1。1997年全球ATM业务收入预计为2.4亿美元,其中美国占了70%,欧洲是美国以外最大的ATM业务市场,1997年业务收入达3000万美元,整个亚太地区的业务收入估计为1000万美元。
ATM技术的应用比帧中继估约晚4年,但是从1997年开始ATM业务发展十分迅速。美国的每个运营公司在1997年的用户数都有很大的增长。1997年MCI的ATM业务用户数增长了一倍,WorldCom的ATM业务收入也增长2.5倍,Sprint1997年3月的用户端口数是去年同期的3倍,太平洋贝尔新增30个用户,US West的用户数也将翻番。
电信运营公司ATM业务的主要用户是政府机构、ISP和商业用户,在"幸福500"榜上有名的公司是最主要的商业用户。它们有的已经使用了ATM,有的正计划使用ATM,主要应用领域为制造、金融、医疗行业的大型公司以及大型银行、中介、保险公司等。据MCI报告,ISP与政府机构的应用占了其ATM业务的绝大多数;Sprint的业务收入中,政府占了25%,ISP占了15%;Ameritech的最大的用户是进行远程医疗的大型医院、大学和研究机构。
使用ATM业务的用户需要自备或租用ATM的用户端设备(CPE)。用户也可以通过帧中继、IP或其它业务间接接入ATM,但这样就不能充分发挥ATM的优点。
美国主要的长途运营公司都提供ATM业务,它们在全美有众多的入网点。AT&T和MCI都有500个以上的入网点,Sprint 有300个入网点,WorldCom有120个入网点。典型的ATM接入速率有T1、N×T1或T3,最近有的已达155Mbps。MCI与Sprint已提供OC-3的光接口。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间接方法接入ATM网。如MCI支持通过帧中继/ATM互通接入; Sprint通过业务互通点提供帧中继到ATM或Sprint Link IP到ATM的接入。
另外,各运营公司在ATM业务中不断加入新功能。现在,越来越多的运营公司支持帧中继与ATM的互通。一年以前,大部分运营公司还只提供固定比特率(CBR)和可变比特率(VBR)业务,现在他们已开始向提供所有种类QOS发展。交换虚连接(SVC)业务现在还只有AT&T一家提供,很多公司表示要在1998年之后提供SVC。
ATM运营公司的网络现在还没有互联。一些地方的运营公司已在测试互联,Sprint公司曾在1997年底测试与其它地方运营公司的互联。对于那些需要通过多个ATM业务网络来连接其合作者和用户的公司而言,业务互联非常重要,否则一些业务会转向帧中继网。

二、ATM在无线传输中的应用
微波或卫星ATM已经在一些国家中使用,这是因为有些地方T1、E1租用线价格昂贵。无线ATM对于无线运营公司而言并不是一个独特的应用,它只是充分利用了ATM统计复用的特有的、比时分复用(TDM)更有效的数据传输方式。
无线运营公司已经用ATM建立数字蜂窝和个人交换中心(PCS)骨干网。Lucent已经把
其ATM交换机GlobeView-2000的市场开拓方向定位在组建CDMA的骨干网上,用以连接移动交换中心(MSC)。这是因为CDMA有软切换功能,它可以把主叫同时连到3个基站上。使用ATM交换机可以减少设备费用。目前世界上已经有6个CDMA网使用了Lucent的ATM交换机。
虽然现在已能够在微波、卫星系统中传送ATM信元,但是把ATM信元传到最终移动用户至少还要有5~10年的时间。
无线ATM的开发者希望能把ATM直接传到最终用户,他们正在试验在5GHz频谱处把ATM信元传送到移动用户。在美国5GHz的频谱中已经有一些安排给NII,ATM论坛的无线ATM工作组正在研究用于NII 5.2GHz频谱的标准。据预测,人们将在1998年看到5.2GHz设备的现场试验,在1999年可能会出现商用产品。
要在下一代宽带移动系统——IMT-2000中利用ATM技术,仍需做很多研究工作。NCE的C&C实验室多年前就开始了无线ATM的开发。欧洲先进移动宽带应用系统(SAMBA)也在研究在40 GHz的宽带无线环境中传输最高速率为34Mbps的ATM信元流,他们将在1998年的Expo'98上演示无线TV摄像机和医疗应用。
无线ATM的一个重要市场是本地多点分配业务(LMDS),该业务将有可能利用ATM提供双向话音、数据和视像业务。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在1997年2月18日以后要拍卖28 GHz~31 GHz频段上的984个许可证。
ATM论坛的无线工作组已开始开发"无线接入层"协议,现已着手研究切换控制、位置管理、移动选路、特殊QOS、网管等问题。

三、ATM上的话音传输
目前,在ATM网上传输话音(VTOA)仍有许多难题,如采用何种连接,采用PVC还是SVC,QOS用CBR还是VBR,是否用"静寂清除(Silence remove)"和压缩算法等。ATM论坛的VTOA工作组正在研究一种适于低速编码信号的"微信元",要采用一种新的适配层AAL6,使多个信道共用一个53个字节的信元。
传输话音最简单的方法是提供E1 CBR、透明连接专用分机(PBX)或中心局。在此情况下,ATM只用于传送,不用考虑信令。德国邮政局于1997年10月21日宣布,将在其专用广域网上使用ATM交换机和话音服务器,用单一的ATM平台来提供所有的话音和数据业务。德国邮政局是欧洲最大的邮政企业,提供从传统的信函、包裹邮递到电子邮政等一系列业务。它现在的基于路由器的网络除向柏林等5个营业与业务中心提供数据通信外,还为83个信函邮寄中心、53个邮政支局、33个货物邮寄中心提供业务,并连接德国邮政下属分公司的数据网。德国全国性的ATM专用骨干网将具有动态交换话音、帧中继、ATM业务的能力。网中所用的话音服务器都是Cisco的产品,目前可以处理最多30个PBX的呼叫,用户话音被压缩到8Kb/s。
1997年11月12日,人们首次成功地在公用网上进行了ATM话音传输。
ITU-TSG13正在开发有关AAL2的系列技术规范。目前,已经通过了AAL2层的规范,正在研究其高层规范。
但从实际应用来看,AAL1用于降低低比特率信息所存在的时延缺陷。64 Kb/s的话音每经过一个节点会造成 6 ms的时延,如果是经过、压缩处理后的话音(如无线话音),时延问题将更为突出。另外,对于可变的或短的分组(Packet),效率很低。新的方案是 AAL2,即组合信元技术。在1997年 2月汉城举行的研究组会议上已对 AAL2提出了建议草案(I.363.2:B-ISDN ATM适配层类型 2的规范),并已获得通过。
该规范主要是在一个 ATM连接上支持多个 AAL2的各种不同用户信息流(包括话音、数据等),使低比特率、分组长度可变或较短以及时延敏感的应用,能有效地利用带宽传送,并能充分利用每个 ATM连接,节省连接资源(即 VCC资源)。在 I.363.2中,将 AAL层分为 SSCS(业务特定会聚子层)和 CPS(公共部分子层),而且对 CPS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范。1997年的课题报告人会议围绕 SSCS开展了很多工作,提出了两个新的建议草案——I.366.1(AAL2 SSCS的分段与拆装)和 I.trunk(用于中继的 AAL2 SSCS)。
不同的业务信息流需要不同的 SSCS适配,对于长分组数据采用I.366.1来支持。在I.363.2中,CPS所支持的分组的最大长度是 45或 64个字节。若要支持大于这一长度的分组数据,就必须采用 I.366.1进行分段,并可与低速率、对时延敏感的短分组进行复用后传送。这一应用可减少短分组的时延,而且在 VCC有限的情况下具有较大应用价值。但I.366.1新建议在1997年9月会议上被冻结。
I.trunk主要针对低速语音、3.1 KHz音频、电路模式或帧模式数据。这些应用的速率低,而且是对时延敏感的短分组。这些分组启动 I.trunk机制后在 CPS上复用,在一个ATM连接上传送多个呼叫,这一连接如同两个交换点之间的传输中继一样。从实际应用来看,AAL1仍将支持 B-ISDN网中、B-ISDN网间以及 N-ISDN与 B-ISDN互通情况下的 64 Kb/s PCM语音。而 AAL2的 I.trunk用于网络的特定用途,它可用于网间互通接口上,如移动网与固定网接口等。但在 I.trunk的完善中并没有排除 AAL2支持 64 Kb/s PCM话音的可能。 ATM AAL2 SSCS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研究,如 CID的分配、语音编码后的序列号、AAL2中的 OAM等。以 AT&T、 NTT、Swiss Telecom为代表的运营公司以及 Lucent、Nortel和 Ericsson等生产厂家正积极推动这一技术。预计1999年将有产品在网上应用。
现在人们对ATM是短期技术的怀疑正在消失,ATM业务的发展已步入成熟期,但距最终的、完全成熟的ATM业务还有一定的距离,还有许多工作要作。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实现SVC及点到多点业务,运营公司之间的互联也要成为现实。在此之前,ATM论坛必须完成并通过有关性能的标准,ATM交换机生产厂商必须把这些标准加入到新的和已有的交换机中。
一家之言--Xylan公司论怎样选择ATM交换机
网络界曾有一个梦想——所有的网络(包括工作站在内)都由配备ATM的设备组成。这一想法的确很有远见。今天,已经有一部分网络实现了这一梦想,但绝大多数的实际应用尚未达到这一目标,工作站还装备着以太网、令牌环或快速以太网NIC,ATM交换机仍只被当作高速、抗故障和基于标准的主干网设备,用来接入广域ATM网络。然而,ATM交换机速度极快,能处理数据、视频和话音等复杂应用。利用ATM交换机,您可以构造一个能快速修复故障并在网络中动态分布负载的主干网。ATM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集成了局域网和广域网。而且,它还是基于公共标准的。但是,采用ATM技术的各种交换机的性能绝非完全相同。功能强大的自行芯片设计和先进的软件将为实际应用带来巨大的效益。我们将借本文探讨用户在规划ATM网络时应怎样选择ATM交换机的几个问题。当然,另外一些问题也同等重要,如物理接口范围和密度,如何将工作站分配到仿真LAN,每个仿真LAN能支持多少台客户机等。
LAN和ATM须紧密集成
ATM交换机必须能够有效地支持以分组开始的信息。如果要使交换机足够灵活,能直接支持以太网、令牌环、快速以太网和FDDI,那么,就必须在交换机中嵌入高速SAR功能(分段和重组)。如果SAR能在OC-12c/STM-4c(622Mbps)上运行,那么,LAN到ATM的转换也就不会变慢。
集成化多层次LAN/ATM交换机的优势在于简便。具有真正意义的ATM交换机能通过PNNI(专用网络到网络接口)很好地融入主干网,而不是仅有ATM上行链路的布线柜交换机。这意味着它具有名副其实的负载平衡和从链接故障中的迅速恢复功能。不支持LAN接口的交换机也需要处理来自LAN的数据。因为位于LAN交换机之后的工作站没有ATM接口,所以无法对其实施流控制。由此看来,有效的缓冲、大缓冲区和智能化信元丢弃机制举足轻重。
交换机须具备传输所有信息的能力和结构
简易结构使用的是被I/O模块环绕的中央交换引擎,所有信息流均通过该中央引擎。当负载较轻时,这样的设计往往会工作得很出色。然而,随着I/O模块的逐步增加,交换引擎上的负载不断加大,这时,中央交换引擎就有可能产生单点故障。另一种可选方法——完全交换矩阵设计起来就更加复杂。它要求每个模块自己就是一个交换引擎,并且具有到其它各个模块的全双工通路。交换机内部呈完全互连的网状。其交换能力与端口的数量成正比,也就是说,每增加一个模块,交换能力也随之增加。采用此方法的交换模块的故障只影响该模块,但被集中的非交换功能(如网络管理功能)很容易变得过剩。
ATM交换机可能出现两种类型的阻塞:
1. 结构阻塞——当交换机的结构容量小于输入总和时,将会出现结构阻塞。这时,即使负载很轻,交换机也可能会丢弃信元。而建立一个真正的快速结构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大多数ATM交换机的OC-3c/STM1端口数被限制在16~32个。
2.队列头阻塞——如果交换机中的排队结构过于简单,通常是在每个输入端口仅有一个队列时,就会出现队列头阻塞。比如,一个交换机的某个端口上的一个输出被阻塞,而位于另一个端口的输入队列头的信元正等待该输出,此时,排在它后面的信元也不得不等待,即便它们的目的地是其它输出。更有甚者,即使位于它后面的信元被定义了保证优先级的CBR或VBR也不能幸免。
为了防止队列头阻塞,交换机的每个输入端口都应该将信息流排在多个队列,每个输出端口和服务类的组合使用一个输入端口。Xylan公司的X-Cell在每个输入端口动态地建立了2304条队列,足以支持六类各有384个输出端口的服务。
缓冲区管理至关重要.有时,交换机不得不缓冲数据。许多输入端可能会同时与一个输出端通信。例如,几个工作站同时向一个服务器发文件,或者来自不同地点的信息流同时发往交换机内部的一个中继端口;此外,输入端可能向一个较慢的输出端口发数据。例如,一个OC-12c/STM-4c中继端口可能向一个OC-3c/STM--1(155Mbps)LAN交换机发数据。在上述两种情况下,信息的进入速度总是比信息的发出速度快。面对这种情况,用户只有三种选择: 1.交换机控制输入流量,通知它们放慢速度,但目前您无法对基于LAN的设备实施流量控制。2.交换机可以丢弃一部分信元,但这绝不是一个好方法。3.交换机缓冲信元,并尽可能快地将其发出。
显而易见,缓冲信元的方法较好。但所有的缓冲机制并非完全等效。大多数ATM交换机采用输出缓冲技术,在所有端口都以相同速率运行的小型交换机上效果相当好。然而,随着交换机不断增大,当以不同速率运行的端口需要彼此通信时,输出缓冲区也要随之不断加大。经过一段时间后,提供足够的缓冲区所付出的代价高昂,而且,交换机不得不降低服务级别。另一种可选的方法是DIBOC(具有输出控制的分布式输入缓冲)。这项新技术缓冲每个输入,输入与输出"通话",只有当输出带宽可用时,才在交换机之间传输信元。DIBOC在突发性的应用(如跨ATM主干网传送基于LAN的信息流)中尤为有效。但是,仅有有效的缓冲技术还远远不够,交换机还需要有足够的缓冲区,以便支持大的突发信息流。可以想象,假设一栋建筑物中的交流电中断了几分钟,电力恢复后,所有工作站连接被重新建立,大信息流"浪潮"冲击着主干网。一个OC-3c/STM-1连接每2.7微秒就发出一个信元,也就是说,在1/100秒内发出3700个信元。此时配有64个OC-3c/STM-1端口的交换机也同时"爆炸",在1/10秒需接受超过236万个信元。
丢弃信元的过程需要智能化
即使采用非常先进的缓冲区管理技术,并使用巨大的缓冲区,在负载重时,交换机偶尔也不得不丢弃一些信元。此时,智能化的信元丢弃就显得格外重要。当交换机过载并丢弃了一个信元时,工作站必须重发该信元所在分组中的全部信元。但实际情况往往会很糟,像TCP这样的协议也会将坏分组后面的所有分组重发,而随机丢弃100个信元可能会增加数千个信元的负载。这绝不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交换机应该做的是从尽可能少的对话中智能化地丢弃信元。EPD和PPD(早期分组丢弃和部分分组丢弃)做得都相当出色。当出现过度拥挤时,它们用头信息定位信元"队列"(信元队列是源于一个分组的信元系列)。已进入缓冲区的信元队列可以继续前进,新的信元队列则不许进入业已拥挤不堪的缓冲区。EPD和PPD能明显地提高帧级的吞吐量。
另外,RED(随机早期监测)能使交换机以循环方式,跨所有目的地为同一拥塞输出端口的连接调用PPD/EPD。这使得第四层协议中的重新传输定时器不同步,从而遏止重新传输,明显地改善整个网络的吞吐量。
ATM交换机须支持多种信息流类型
ATM的设计初衷是在同一个网络上传送各种各样的信息流,这是采用ATM作为主干网的最根本的理由。各种信息流特点各异,如最大延迟、延迟变化、时序、拥塞控制等。最理想的状态是ATM交换机应能支持全部重要的QoS类型。然而,多数ATM交换机都不能做到这一点。
Xylan配有X-Cell支持的OmniSwitch可以支持所有重要的服务类,并为它们指定优先级。交换机的每个端口都有一个专用队列,用于该交换机所支持的各类服务,如带有PRS的CBR、CBR、rt-VBR、nrt-VBR、ABR和UBR。
路由是对ATM交换机的一个重要补充,有些人认为,ATM交换最终将取代路由。但在TCP/IP和NetWare这样的协议尚未超越其目前格式时,这两种功能仍将紧密交织在一起。利用LAN仿真,ATM能提供一种高效、定义良好、标准化且能在一个广播域中传送信息的方法。而路由则为信息传送提供了一种高效、定义良好、标准化且能在广播域之间传送信息的方法。许多ATM交换机不支持路由。一般来说,此时就需要一个额外的独立路由器。而Xylan OMNI-9便具备了集成的IP和IPX路由功能。
高吞吐量要求尖端的信息流管理技术
就像缓冲管理技术控制ATM交换机中数据的移动那样,信息流管理技术则控制ATM交换机与连接设备之间数据的移动,特别是在该交换机负载较重时。目前有两种信息流管理技术:预防和反应。
1.DualGCRAs(双类属信元率算法,或"漏桶"算法),它是预防性信息流管理的标准形式。在每个虚拟电路上的GCRAs能管辖(强制)各种速率参数,并具有两种GCRAs强制:基于统计数据的强制和基于拥塞的强制。当信元超过参数时,即使交换机几乎全空,基于统计数据的强制仍将丢弃一个连接上的信元。基于拥塞的信息流管理较为先进。它首先查看输入缓冲和输出缓冲,如果它们未被拥塞,就允许超额的信息流通过。
2.ABR(可用比特率),它被定义用来支持突发性LAN信息流,其目标是允许用户共享网络中的可用带宽。用户可以指定一个最小信元率以保证吞吐量。而且,用户和交换机可以根据网络的拥塞情况,调整从对方接收数据的速率。这被称为基于速率的流控制,是反应式信息流管理的一种方式。显式速率处理是尖端的、基于速率的流控制方法,它为用户提供有关带宽利用情况和逻辑连接的即时信息。这种快速响应的功能可以提供更大的吞吐量和更佳的链路利用率。
ATM是基于标准的,过去,人们时而谈论ATM标准尚不完备,时而谈论ATM无法广泛应用。从某个角度来看,这也不无道理。但时至今日,ATM标准已相当完备,包括了UNI、TM4.0(信息流管理4.0)、PNNI、以太网LAN仿真、令牌环LAN仿真、物理层标准以及多种其它标准。最终,所有的ATM交换机都将支持这些标准。不过,目前并非所有交换机都能实现这些标准。UNI定义了工作站或LAN交换机与ATM交换机"通话"的方法。
TM4.0提供了速率控制机制,它直接关系到配有ATM NIC的工作站或服务器能否达到最优的性能。PNNI是一种交换机通过互相通信以建立跨网连接的方法。它不但能平衡两个交换机间,而且能平衡整个交换机网的信息流负载。在某条电缆、某个交换机端口或整个交换机发生故障时,它仍能自动和快速地选择路由。
对于使用TCP/IP和NetWare之类协议的工作站和服务器,LANE(LAN仿真)能使它们跨ATM网络互相通话。LANE也用于管理广播、地址解析等等。依靠现有技术和供应商固然方便,但网络技术在日新月异地发展,当前市场的领导者并不一定就是用户今天以至明天的最佳选择。
如何进行ATM设备及服务的测试
随着越来越多的用户对ATM(异步传输模式)的需求,如何快速、有效地测试ATM设备及其提供的服务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ATM和传统的通信服务不完全相同,它可同时满足语音、视频及数据等不同的要求。不同服务所需要的带宽和速度是不相同的,用户所付出的费用也可能不同。也就是ATM用户对其所得到的服务是非常敏感的,这和传统的通信服务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只有认真进行测试,才可确保得到预期的通信性能、服务水平或服务质量。
作为ATM用户、设备安装人员、网管人员及维修人员并不需要知道ATM技术的全部细节,利用分析仪就可以对ATM设备或服务进行一致性的测试。所谓一致性测试是检验ATM设备或服务是否符合所规定的指标或参数的过程。本文以福禄克公司的ATM分析仪为例,介绍测试ATM设备和服务的基本方法。
ATM服务(业务)类别
ATM是基于信元(Cell)和分组交换的通信技术,它提供了独特的、支持不同网络应用的能力,例如视频会议、视频点播、语音传送及局域网互连服务。每种服务对ATM网络的要求是不同的,例如传送的能力和网络性能的要求。为了保证这些要求和应用类型相一致,就规定了ATM服务的类别及定义了服务质量的参数。这些服务类别规定了数据在ATM网络设备,例如交换器、网卡、信道服务单元(Cell Service Units)及其它设备中传输的优先权。
目前ATM论坛(ATM Forum)规定了五种ATM服务类别:恒定比特率服务(CBR)、实时可变比特率服务(rt-VBR)、非实时可变比特率服务(nrt-VBR)、非指定比特率服务(UBR)和可
用比特率服务(ABR)。这五种服务类别可分为两大类:实时和非实时。实时服务有恒定比特率和实时可变比特率。它们用于对信元抵达时间间隔要求严格的应用,例如视频应用。非实时服务有非实时比特率,非指定比特率和可用比特率,它们用于对信元抵达时间间隔要求不严的、但允许带宽是可变化的应用。
服务质量的测试
根据每种服务的类别,ATM论坛相应地规定了一些服务质量参数来衡量网络的性能。这些服务质量参数是最终用户和ATM服务提供商进行商谈的主要内容。这些参数有信元适应变化(CDV)、最大信元传输时延(MaxCTD)、信元平均传输时延(MeanCTD)和信元丢失率(CLR)。对评估某种特定类型的服务和ATM层的性能来说,这些参数是非常重要的。另外还规定了一些其它的服务质量参数,但是不作为性能测试的要求,它们是信元错误率(CER)和严重错误信元区比例。另一个非常有用的,可以用来衡量ATM总体性能的参数是误码率(BER),虽然ATM论坛的文件中没有特别对该参数进行规定,但是ATM生产商和设备安装商通常都用其确定ATM的总体性能。
ATM流量合同
对于每种类型的服务,都有一组合同的参数用来对应于流量源的特性。根据服务的类型规定了一个或几个参数:峰值信元率(PCR)、持续信元率(SCR)、最大突发率(MBS)和最小信元率(MCR)以及信元时延变化容限(CDVT)等。这些参数规定了所支持的特定端至端连接的流量特性和带宽。
建议测量方法
我们建议用严格的方法进行ATM的测试,不同层或不同应用都独立地进行测试和评估,这样使得独立的功能和参数都被评估而不受其它层的影响。一般我们建议自下而上地进行测试。首先评估物理层,其次是ATM层,随后是网络设备的设置,最后是总体的性能测试。这种范例无论什么类型的测试都适用(端至端、网段、专用UNI或设备的测试)。然而每种测试都有一些不同的要求。下面是各个基本测试类型所要求的测试说明。
用户端设备和服务测试
1物理层一致性的测试
此项测试的目的是确定被测物理层的性能,例如DS1/E1、DS3/E3或OC3,看其是否与特定媒介类型相应的指标一致。例如当测试OC3的ATM电路时,OC3物理层应该按照其帧结构进行测试。另外,还应该测试正确的报警检测、产生能力及线错误。当测试ATM物理接口连通性时,着重确认物理层是否无错或非常低的错误率。
ATM分析仪可以提供广泛的测试能力,对特定的被测物理接口的一致性测试可以迅速方便地完成。
2ATM一致性的测试
进行ATM层一致性测试的目的是确认正常的ATM信元的格式,正常信元的结构(位于物理层内的ATM信元帧)及检验ATM层OAM通道。ATM层一致性测试基本上是检验特定的物理接口的被测电路是否可以支持接收和发送ATM信元,并且电路是否可以处理接收和发送ATM层的错误。
ATM分析仪可以迅速完成ATM层的测试并检验OAM通道工作的情况,以及监测ATM层报警的情况。
3服务类别/服务质量的测试
为了正确地衡量ATM层的服务,对通道提供的服务及规定的服务质量参数进行检验是很有必要的。这些测试的基本目的是检验ATM信元是否能以预期的带宽传送,且在规定的时延容限之内获得最小的总体信元性能(通过测量信元丢失,信元插入错误,信元错误率和误码率获得)。
一般地说,当用户使用一种ATM服务时,服务的提供商将通过标准的通道传输媒介,例如DS1/E1、DS3/E3或OC3来提供这种服务给用户。ATM的服务将规定服务总体类别,包括指定的服务类别(CBR、VBR、UBR和ABR)、用户的利用率(用户访问的带宽)、确保的服务质量参数(用户的总体性能水平)和规定的可提供的信道信息(服务访问的VPI或VCI),在用户端有必要测试所有这些参数以保证提供正常服务。
4性能测试
特定的端至端连接的总体性能测试是通过测试ATM误码率BER来进行的。该测试会检查每个ATM信元有效负载中的误码率,同时当信元丢失时会报告,所以它提供的总体性能测试,不仅是信元的传送,还有信元数据的完整性。
ATM端设备和服务测试
ATM设备和服务的测试可以分成三类:1端至端的ATM服务测试,包括UNI和NNI的测试。2ATM网段服务的测试,只测试公共UNI。3ATM设备的测试。下面简述对每种类型的服务和设备进行正确评估所需的测试。(本文仅涉及公共ATM网络测试的应用)。
•端至端ATM服务的测试
对公共UNI或NNI进行端至端服务的测试,主要目的是进行服务质量的测试以及被测网络端至端连接的合同中所规定的参数测试。此外,还需要进行物理层和ATM层一致性的测试以保证网络设备能够达到相应的指标。当进行网络端至端的测试时,或用两台ATM分析仪(每端各一台),或需要在远端进行物理的或虚拟的环路连接。
•ATM网段服务测试
ATM网段测试的主要目的是进行服务质量和性能的测试,即对某个被测的UNI网段的服务,根据合同中规定的参数进行测试。此外,也有必要进行物理层和ATM层一致性的测试以保证网络设备能够达到相应的指标。当进行网段端至端的测试时,或者用两台ATM分析仪(每端各一台),或需要在远端进行物理的或虚拟的环路连接,测试步骤如下。
1连接
将分析仪连接到公共UNI并在远端的端接处建立环路,进行端至端测试,或在本地UNI的另一端建立环路进行网段测试。
2物理层一致性测试
对本地UNI进行物理层测试。通过监测物理层并检验有无物理层报警或其它错误发生。如果物理层没有错误或报警发生,则进行下一步。如果有错误或报警发生,要先解决这些问题。对ATM网,下一层无错误操作是非常关键的。另外,还可以进行其它一些测试,例如测试正常的检验与报错的能力。
3ATM层一致性测试
一致性测试是检验ATM信元格式、ATM层的帧、信元结构是否正确,测试信元校验和错误情况及监测OAM报警情况。它是通过监测ATM层并测试ATM层错误和报警情况来实现的。如果ATM层没有错误或报警发生,则进行下一步。如果有错误或报警发生,要先解决这些问题。
4服务类别/服务质量的测试
将仪器设置为所期望的ATM服务测试类别(例如CRB、VBR、UBR)并设置参数和VPI/VCI以符合合同的规定。
当仪器以规定的服务合同参数传送ATM信元时,根据规定的服务类别所建议的服务质量进行测试。
根据服务类别,可能会规定采用时延偏离参数或信元丢失参数。进行这些测试可以得知被测的ATM电路是否达到合同规定的服务质量水平。对特定ATM电路重复该步骤。
5性能测试
使用上述服务类别规定的参数进行ATM误码率测试,可以得到ATM电路总体的误码率。一般的服务提供商会保证所能达到的指标,确保端至端ATM连接总体的误码率。可对某个被测的ATM电路重复该测试,检验该总体误码率是否在服务提供商的指标之内。
•ATM设备安装测试
在安装ATM设备交换器时,对交换器某个端口进行物理层和ATM层的一致性测试是非常关键的。此外,测试特定PVC以保证其可以达到所设置的工作参数。当测试两个物理口之间的PVC时,将仪器连接于一个物理口,在另一个口进行物理的或虚拟的环路连接。仪器可以通过编程来仿真规定的最大连接合同参数并测试其一致性。
测试步骤同上述端至端网段服务测试,不同的是在连接时直接将测试仪器连接至被测口即可。
窄带ATM ?
当前,ATM已被普遍看作下一代的宽带网络技术。对ATM功能和特性的需求包括:桌面型计算机的多媒体应用、高速图像传送、供家庭用的视频点播和没有冗长延迟的WWW浏览等。由SDH或速率为155Mbps以上光纤互连的宽带WAN也迫切需要ATM信元交换技术。ATM已在世界许多地方投入试运营,早期的采用者正不断对其加大投资,但也有一些人在等待和观望其运营的成果。尽管ATM技术仍未完全成熟,但是,它已明显地引起整个业界的普遍关注。随着推广的继续,ATM的应用无疑会在世界各地变得越来越广泛。
不幸的是,在使用最新技术的同时,对ATM的兴趣和兴奋也使人产生了不少误解。很多事例表明,市场需求往往不能与某些ATM WAN交换机销售商所描绘的景象相吻合。事实上,ATM在宽带(155Mbps或更高速率)环境的应用目前尚不普遍,这使得一些销售商试图强行把ATM用于窄带网络。这样做的原因非常简单:当前通信设施的90%以上都采用2Mbps或更低的速率进行操作。如果销售商们能够诱使这些客户相信ATM可以在相当低的速率上有效地工作,他们就会扩大市场,获得更多的利润。但是,这种观点往往会让人误入歧途。
在某些情况下,这些观点会对其他一些技术所起的作用产生误导,其中包括现今窄带数字网络所选用的时分复用(TDM)技术。那些试图强行让ATM进入窄带网络的销售商一直在散布TDM网络由固定带宽和半永久性时隙所构成的解决方案是低效率的言论。之所以称之为"误导",是因为它所描绘的景像与现今构筑网络所遵循的方式并不相符。很早以前,E1/T1多路复用器已演变成十分成熟的"带宽管理器"。
目前,这种领先的多业务带宽管理器为各种面向电路和分组业务的应用提供了动态分配的带宽。呼叫处理性能为诸如ISDN之类的各种电路应用按需分配带宽;集成在这种多业务带宽管理器内的高性能分组交换机为诸如帧中继之类的各种突发性数据应用按需分配带宽。随着高效带宽管理器的出现,突发性数据业务量并不是必须强行通过固定性时隙。
但是,某些销售商置现实于不顾,仍然想使ATM成为窄带网络最有效的技术。他们宣称,如果使用神奇的统计多路复用,就能在同样大小的带宽上获得2倍于过去的业务量。这种说法是不真实的。不过,其争论的焦点并不是通常谈到的ATM信元开销或"信元负担",而是利用率和等待时间。
即使中继线的速率为2Mbps,它也不会比单条电路所传送的速率高出许多。这样,就没有足够的带宽可供有效的统计多路复用使用。也就是说,必须保留额外的带宽,否则就会造成信元丢失,或者因过长的缓冲而引起延迟。就典型情况而言,这样做会使高达30%的带宽被浪费掉。
在交换信元的过程中产生高等待时间或额外延迟的原因是:低速下为填充信元而花费了太长的时间。每通过一个节点,就要为此而浪费几十毫秒的时间,并会转变为诸如超时、信令不兼容性和话音质量不佳之类的众多网络问题。
信元开销、低利用率与高等待时间的结合,使得ATM成为窄带网络的拙劣选择。从另一方面看,对于宽带网络,ATM的优点又是显而易见的。在宽带网络下,带宽的利用率会很高,能够取得超过90%的容量。采用高速设施时的等待时间很短,可以保持在毫秒级的范围内。同时,ATM能够以有保证的服务质量处理多种业务类别,这对多媒体应用是至关紧要的。
ATM是一种令人兴奋的新技术,已明显地改变了网络互连的面貌。不过,对于ATM在窄带网络内是否具有优势还存在着激烈的争议。而当前的多种业务带宽管理器为各种窄带应用提供了更好的解决方案,并在企业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现在有多种方案可供应用,亚洲地区企业网的建筑师在为其公司的多样化应用评估最适用技术的同时,正面对着多种多样的诱惑。窄带ATM的"误导",只不过是众多诱惑中的一种而已。
GbEthernet VS. ATM --ATM鼻祖Fore公司认为: 千兆位以太网是一种局部性技术ATM鼻祖厂商Fore公司给千兆位以太网技术下了一个明确的结论,认为其是局部性的技术,是一种战术性技术,而不是战略性技术。但是其它一些网络厂商却十分推崇千兆位以太网技术,并把千兆位以太网看成是未来主干网的技术,甚至认为千兆位以太网技术最终将战胜ATM技术。由此可见,针对ATM和千兆位以太网的竞争并未结束,至于哪种技术会成为主流技术,现在很难定论。依笔者之见,不管哪种技术成为主流,技术的发展必须能给用户带来益处,并能满足用户不断发展的各种业务的需求。
千兆位以太网技术刚一出现时,曾在业界引起广泛关注。针对千兆位以太网的问题,ATM鼻祖Fore公司中国区总经理金玉丹先生代表Fore公司在京发表了对千兆位以太网的看法。
Fore公司认为,网络技术是今天发展最快的一个领域,随着Internet和Intranet的蔓延,各类应用越来越依托于网络而不仅是单一的计算机系统。许多新兴的应用和业务也由网而起,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上网、用网,使"网"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这种快速增长的需求一直在挑战现行的网络技术,人们不断地需要更高的带宽,更好的带宽利用率和降低使用成本以保持强有力的竞争能力。
新的技术必须有能力提供足够的物理带宽,必须能够保证象多媒体传输这样的新应用,当然它也能够是一个稳定的网络而不需要用户隔不久就必须调整和改变其结构而耗费大量资金。建立一个以ATM为核心的,完全基于标准的智能化网络基础结构是Fore系统公司一直倡导的建网方向,这样的网络可以提高性能,提高可靠性,降低成本和保障安全。
Fore公司认为,今天可被选为智能化网络基础结构的网络技术屈指可数,恐怕不外乎ATM技术和千兆位以太网技术,但从细节来看此二者亦有较大区别。千兆位以太网是近来兴起的技术,其发展历史较短,标准尚在争论。它可以提高网络的物理带宽(尽管现有的非标准产品可接近500Mbps)千兆位以太网没有标准的服务质量能力,也因此无法提供智能化的带宽管理,一些改进建议正在发展,如:RSVP和IEEE802.lp,但在1999年前不可能达到可靠的实用水平,而且这些新功能的应用也将淘汰今天的千兆网设备而带来用户成本的提高。总之,它仍是以太网一族的技术,其演进的方式及使用成本类似于以往的以太网。ATM是一项成熟的网络技术,到今天已有八年的历史,今天ATM已可以达到622Mbps的性能和2.5Gbps。ATM可以勿庸置疑地提供更高的物理带宽,并已被应用在许多大型网络的核心。此外,ATM是目前唯一的可提供服务质量的技术,ATM从设计伊始就支持服务质量,使其对新型应用的支持得心应手。据分析家论证,ATM的使用成本也优于传统结构的网络,它是一种经济可靠的网络。
Fore公司认为,千兆位以太网是一种以演进形式发展的局部性的快速网络技术,ATM是一种革新的策略性的网络技术,它代表了未来网络发展的方向。
Fore系统公司采用自身领先的ATM网络技术,已向业内许多用户提供了高速网络解决方案,Fore系统的交换容量今天可由2.5G到10G并很快可达到40G。传输速率也有155M到622M的选择并很快会提供2.5G的产品。ATM的价格也在持续以每年平均40%的幅度下降,这将推动ATM技术被应用于更广的范围。Fore系统公司也将持续不断地开发丰富的边缘接入产品,特别是对千兆位以太网的接入设备。Fore认为,千兆位网络技术也会得到相应的发展并即将成为一种新的边缘解决方案,Fore从不排斥千兆技术,并认真做好互联产品的发展,Fore认为ATM和千兆网都可成为新一代的边缘网络的解决方案,但核心技术只有ATM是唯一明确的选择。Fore将一如既往地发展更多的ATM解决方案。

posted on 2005-05-26 16:51  cunshen  阅读(297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