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软工教学] 助教个人总结

看到同学纷纷发了自己的个人总结,我也在忙碌之后终于将此篇总结完成,请各位同学老师指正批评。

自我检讨

评论他人一般要用三明治法,个人评价的话就先上主菜吧,首先反思检讨一下自己这学期做得不好的地方:

  • 软工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没有强制要求同学们生成可运行文件,对个人项目和结对项目的测试进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测试大家的结对项目时,有些同学用了Qt不把dll放在Github上的,有些同学改了bug以后没有测试是否能编译通过的,测试过程中大概有8个小时的时间都花在了寻找各种方法编译各个组的源文件。用尽方法后还是无法完美解决问题,于是利用各种方式联系到各个结对小组的同学让他们单独发了一份带可运行文件的压缩包给我,这才解了燃眉之急。

  • 在α阶段scrum meeting时没有及时点评。上学期沈航没有scrum meeting和现场展示的博客,我当时主要参与了他们个人和结对项目的环节,所以当时没有scrum meeting的点评环节。在邹老师提醒下在β阶段有所改善,每天至少都会去翻看他们的博客记录,对没有做到位的博客都会有回应,对部分进度落后的团队会有警示和提醒,比如这样的:

  • 因本学期身上的担子太重对软工课投入的精力没有预想的多。本学期身上的担子比以往任何一学期都要重,全职实习,读论文,讲组会,做组里的工程&赶各种各样的demo,研究院的软件工程课,提前开始的毕设答辩,完全没有预料到的繁忙以及同学们普遍比较消极的应对态度让我一开始预想的许多改进措施都有些无力。😦 大概是还没能从必修课的感受中切换过来,有种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挫败感吧。

今年的改进

自我检讨完这些做得不好的地方,下面来谈谈自己认为这学期做得还不错的地方吧:

  • 意识到了上学期在沈航当助教的不足,本学期与罗老师主动进行了沟通与交流,交流的次数比较多,下方有具体记录。

  • 在听闻邹老师回京日期后,主动邀约请邹老师来北航做了一次技术talk,并提前让同学们在α阶段前预答辩了一次,还做了有生以来第一次直播(没想到第一次直播居然是教学直播...)。

  • 为了加强风险控制,防止出现去年部分团队一直到项目发布才真正开始做项目的情况出现,在团队项目的α阶段与各个团队的项目经理均进行了至少1轮的线下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问题并依据我的经验为他们提供了我自己的解决方案。在α阶段一共参加了共计6次线下scrum meeting的开展,也当面指出过部分团队scrum 开展时间过长,冗余信息太多的问题(@龙威零式)。在β阶段同学们忙于编译和数据库和无数杂七杂八的选修课,我也因为研究院的软工进入Sprint 4开启了加班做产品模式,于是双方只有部分线上交流和博客点评。

  • 在周老师的大力推动下,抽出了一些时间做了一些博客书的初稿筛选的微不足道的工作。虽然做得确实没有福州大学的同学做得好,但能做出来点成果让我自己也感觉挺欣慰的。有些时候真恨不得自己长四只手啊…

  • 跟同学们线上的交流很充分。相比之前任何一次当助教的经历,包括在沈航担任的软工助教,没有哪一次能像软工课一样跟同学们在“这门课程是否价值颇大”,“写博客是否有意义,是否是浪费时间”等这些课程的根基上探讨许久的。出于引导同学们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课程的想法,我充分利用邹老师所提及的三明治评论法,劝导部分同学坚持下来,让他们重新认识这门课的价值。也有部分同学在讨论中产生了许多新奇或者叫与众不同的想法,其中最经典的一次要数【软工随想】记一次聊天记录

量化的自我评价

上面是一些比较感性的自我评价,下面我列一些比较具体的指标衡量一下本学期的助教工作:

  • 根据博客园的评论记录页数,软工课程开始后大约有7页评论,一页有30条评论,所以本学期大约点评大约共195条。我从中随机抽取了20条,计算了一下平均点评字数,约为148字,按这个折算下来大约点评字数为28860字。除去一些引用文字与比较水的评论,有用点评估计在25,000字左右。相比上学期给沈航的点评数据(上学期给沈航点评400余条,共18600字),因为对同学们的项目熟悉度更高些,故点评起来更加得心应手,点评不论是质量还是详细程度上都要更高些。在点评中我也比较尖锐地指出了一些问题,给了一些同学和团队改进的切实可行的方案。沈航的作业都相对都比较简单,而北航的作业没那么简单,所以在阅读同学们的博客时平均的浏览时间要长一些。对于一篇博客而言,浏览+点评平均需要12到16分钟的时间,平均约14分钟。195条评论,所以在点评部分花费的时间约为45小时。

  • 这学期α阶段答辩时因与研究院团队项目内部release冲突我未能到场,但在技术talk和β阶段答辩时都到场了,这两次评审与问答给分一共花费大约4+4.5 = 8.5小时

β阶段答辩时间较长,因为我问的问题比较多…

  • 个人项目与结对项目中最花费时间的环节在思考合理的测试用例与编译可执行文件上。细致理解题意与思考合理测试用例上大约花费2小时,主要的精力用于反复核对该测试样例是否合理,题意中是否有提及到相关情况。在实际的测试上大约花费了10+2.5=12.5小时的时间,其中10小时都在做无用功编译各种环境下的各种项目。然后花了共6小时撰写个人与结对博客,总结同学们项目中出现的问题,反复核对各个同学每个测试用例上是否给对成绩了等。在测试环节花费时间共20.5小时。

  • 与罗老师一共有过五次讨论,每次讨论大约2-3小时左右。分别在上学期末,刚开学时,国庆长假前,中期跟β阶段答辩前。这五次讨论上我为罗老师提供了一些课下我的所见与信息,交流后能更加清楚地知道问题在哪里,该如何解决。

  • 博客书初稿的筛选与修订上一共花了4小时左右,这一点上投入的时间确实大大不如福州大学的同学。在号召力上,不得不服栋哥老师,我就没能号召起来同学们帮我做博客书。引用一位学弟的话来讲"忙得连软工的scrum meeting博客都没时间写",怎么有时间帮我一起做博客书呢...

  • 与项目经理线下的1人1小时交流活动共开展了4次,加上6次scrum meeting与旁听指导大约一共花了9小时左右。加上数次与学弟线上交流的时间,线下线上与同学们的有效交流时间大约在15小时左右。

总结下来,这学期的助教工作量大概可以有110小时的工作量,比起给沈航做远程助教时,主要提升与转变在于与老师和同学的线下交流和指导,时间投入上虽然未达到预期,但比上学期多出大约30%。

我眼中的同学们

说完了上面这些,下面来谈谈我眼中同学们这学期的成果吧

  • 首先很感谢这些选择了罗老师课程并且坚持下来的同学,就像 **@石浩然 **同学博客中提到的,你们每个人都是勇士,在学分和收获面前你们选择了后者,也是选择了一条更为困难的道路,但你们每个人都坚持下来了,很棒!

  • 在今年之前,不论是个人,结对还是团队项目都是托管在校内的服务器上,利用TFS管理。为了与时俱进,让大家尽早熟悉使用Git协作开发,今年全部在Github上建项目。很令人欣慰的是,同学们的Github协作与管理方式符合流程规范,都使用了Issue来分配任务,每天都有一些commits,有进度有计划地在推动,没有出现去年发布前才开始做的情况。这让我觉得我在α阶段的提醒与指点也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的 😃 下面是我截取的两支团队的任务分配与协作情况

  • 我很欣喜地看到了许多同学在这门课程中的蜕变与成长,这门课也让我对他们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欣赏。比如@陈彦吉同学,我在他的项目和博客中见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他,看到了他真正收获的团队合作,奋斗精神与经验。学分与分数并不那么重要,相比这些而言,更加重要的是要follow your heart,真正做些让自己自豪的东西,不是吗? 还有@谷大鑫同学,他意识到了写好博客是多么重要,所以后来的每一篇博客都是有头有尾,已经初具技术大牛的风范。其实还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比如@石浩然同学@陈鸿超同学,他们的成长都让我感到很惊喜。

  • 但在课程中我也遭遇了许多质疑,也有更多的是对这门课本身开设的质疑。有同学表示对课程比较失望,本来以为在这门课中不用写那么多文档,但没想到要写的博客比另一门软工课还要多。也有同学抱怨说这门课程对项目质量把关不够严格,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高质量。这些问题我都有一一回应,有一些问题现在我也没办法只通过文字说服。后人埋怨前人不留文档,但自己也不愿写文档,这该是一种怎样奇怪的思维呢 😮

  • 在这次课程中感受与以往更多不同的还是心理落差较大。暑假爆满的60人选课的盛况,与上了一节后纷纷退课的惨状,也不乏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朋友在朋友圈发的“祝选罗老师课的同学活得幸福“,虽然邹老师早已预言了这种场面的出现,可我还是不能完全接受。我更不能接受的是大家的被动,本学期除了我主动寻找以外很少有同学主动找我倾诉软工中出现的烦恼,遇到的困惑与自己目前的困境。大部分同学面对困难的第一反应都是沉默不说,就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子里。还有就是大家对于博客评论的不太积极的回复,我没有具体数过,但每次在邮箱中能看到回复了我评论的同学寥寥无几。上学期沈航的同学尚有许多会主动找我解答不论是技术还是人生困惑的同学,怎么我航就没有呢?

  • 在项目方面,不论是个人,结对还是团队项目大家完成得都相当不错。团队项目中 OverWatch团队选择了一个很有挑战性的架构,做了一个跨平台的桌游APP出来,这个今年唯一一个非接手项目,展示效果也算是最惊艳的。剩下三支团队都接手的我们这一届的历史作品,各个团队各有特色:

    • Default团队把物理实验网站的项目代码进行了模块化处理,改善了一些代码质量,他们团队更强调软件工程的内在质量。
    • 龙威零式团队先是在上一届项目上进行改造,后发现改造已经无力回天,于是发起了革命性的重构环节,为了保留之前的一些工作采用了交叉编译技术保留了可用的模块功能。
    • 六六大顺团队则显得不那么顺利,他们接手了一个上届学长留下的超前框架搭建的网站,而整个团队实际出力的却也只有2名同学,2名同学在艰苦卓绝的阅读源码理解后对项目进行了一些组织目录上的调整让它更容易被维护,更容易上手,并且做了一些对接数据处理模块的工作。虽然过程并不像他们名字那么顺利,但相信他们真正体会到了软件工程的可继承性与可维护性的要义。

总结来说这四支团队都有自己的收获,虽然在β阶段答辩时我有些毒舌地提了许多尖锐的问题,但我心底还是很佩服这些同学坚守到底做项目的勇气。

去年写完助教总结后范老师说少点鸡汤,多强调逻辑,今年在努力改正这个问题。邹老师去年曾说期望我在北航的精彩表现,还希望今年的表现没让您失望 😃

posted @ 2017-01-19 12:12  SivilTaram  阅读(679)  评论(5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