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列表与链表
【列表与链表】
列表
关于列表的存储:
列表开辟的内存空间是一块连续的内存,把这个内存等分成几份(单位是字节),他是连续存储的。
如果一个列表长度已满,再append添加元素的话,会在内存中重新开辟一个2倍的内存空间以存储新元素,原列表内存会被清除。
列表与链表复杂度: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按元素值查找: 按顺序查找,复杂度是一样的。 按二分查找,链表没法查找.按下标查找: 列表是O(1) 链表是O(n)在某元素后插入: 列表是O(n) 链表是O(1)删除某元素: 列表是O(n) 链表是O(1) |
链表------->列表相对应的数据结构
链表是一种线性数据结构(与树形结构相对),不是进行连续存储的。
链表中每一个元素都是一个对象,每个对象称为一个节点,包含有数据域key和执行下一个节点的指针next。通过各个节点之间的相互连接,最终串联成一个链表。
1、存储的过程中,需要先创建节点,然后进行定义。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 节点定义:class Node(object): def __init__(self,item): self.item = item # 数据域 self.next = None # 指针域n1 = Node(1)n2 = Node(2)n3 = Node(3)n1.next = n2n2.next = n3# 通过 n1 找到n3的值print(n1.next.next.item) |
只保留头结点,执行第一个位置,剩下的都是next去指定。
2、链表遍历:(头节点的变动)

|
1
2
3
4
5
|
def traversal(head): curNode = head # 临时指针,用于指定头节点 while curNode not None: print(curNode.item) # 打印当前节点的值 curNode = curNode.next # 把下一节点赋给临时指针,以作为头节点 |
3、链表节点的插入和删除操作(非常方便,时间复杂度低)
插入:

|
1
2
3
4
5
|
p = Node(5) # 要插入的值curNode = Node(1) # 标志位# 顺序不能乱,否则就找不到原链表中的下一个值p.next = curNode.next # 指定插入值之后的值为标志位之后的值curNode.next = p # 然后再把原先的链next指向改成插入的值 |
删除:

|
1
2
3
4
|
curNode 代表当前值p = curNode.next # 表示要删除的数curNode.next = p.next # 重新指定建立链表del p 删除数 |
4、建立链表(单链表)

1)头插法:是在head头节点的位置后插入数;得到的链表与原先的列表顺序是相反的。

|
1
2
3
4
5
6
7
|
def createLinkListF(li): l = Node() # 始终指向头节点 for num in li: s = Node(num) s.next = l.next l.next = s return l |
2)尾插法:在链表的尾巴上插入。相当于是追加,必须时刻记住尾巴在哪儿

|
1
2
3
4
5
6
7
|
def createLinkListR(li): l = Node() r = l # r指向尾节点 for num in li: s = Node(num): r.next = s r = s # 重新指定尾节点 |
双链表
双链表中每个节点有两个指针:一个指向后面节点,一个指向前面节点。

1、节点定义:
|
1
2
3
4
5
|
class Node(object): def __init__(self,item=None): self.item = item # 记录当前值 self.next = None # 记录下一个值 self.prior = None # 记录前置的一个值 |
2、双链表节点的插入和删除

|
1
|
curNode = Node(1) # 取一数据作为标志位 |
1)插入:
|
1
2
3
4
5
|
p = Node(2) # 要插入的数p.next = curNode.next # 指定插入数的next 是 当前数的nextcurNode.next.prior = p # 指定插入数的下一个数的 前置数为当前的数值p.prior = curNode # 插入数的前置数为 标志位curNode.next = p # 指定,标志位的next数是当前要插入的数 |
2)删除:
|
1
2
3
4
|
p = curNode.next # 标志位的下一个数,要删除的数curNode.next = p.next # 将next指向下一个数p.next.prior = curNode# 将要删除数的下一个数的前置数改为标志位del p # 删除当前数 |
3、建立双链表
|
1
2
3
4
5
6
7
8
9
10
|
尾插法:def createLinkListR(li): l = Node() r = l for num in li: s = Node(num) r.next = s s.prior = r r = s return l,r |
单链表逆置

循环反转单链表。在循环的方法中,使用pre指向前一个节点,cur指向当前节点,每次把cur->next指向pre即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
# 创建节点 class Node(object): def __init__(self,item=None,next=None): self.item = item # 数据域 self.next = next # 指针域 # 循环逆置方法def revLinkList(link): if link is None or link.next is None: return link pre = link # 记录当前节点的值 cur = link.next # 记录下一节点的值 pre.next = None # 先将当前节点的next指向定为None while cur: # 链表中一直有值 tmp = cur.next # 获取cur的下一个值,临时赋值给tmp cur.next = pre # 将cur值指向pre pre = cur # 重新指定 cur = tmp return pre # 把当前值返回#应用link = Node(1, Node(2, Node(3, Node(4, Node(5, Node(6, Node(7, Node(8, Node(9)))))))))r = revLinkList(link): # 链表逆置之后,得到的head值while r: print("{0}---->".format(r.item)) # 输出逆置后的当前值 r = r.next # 获取下一个,重新赋给r,然后交给上边输出 |
年轻时不多经历一点,老了拿什么下酒.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