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5205 《Java程序设计》第3周学习总结

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1、java中的浮点数具体是由分数进行表示的,所以在有些时候,看起来很简单的基本运算,运行结果会让人很是不理解,原因是分数有时表示浮点数时无法完全恰好表示,可能会出现无限循环的情况。为了避免更多的浮点数错误,java中有使用BigDecimal这个解决办法,BigDecimal的具体解决办法是使用默认的精确度,我理解的话就是避开了java中默认的分数表示方式,而是使用我们平时自己进行计算的时候所用的方法进行计算,所以就不会出现本来可以表示的数反而出现无限不循环的情况。
2、java中的“=”和“”的区别,
“=”是将一个参考名称绑定到某个对象的情况,就是说从无到有的情况,
”而是比较两个参考名称是在绑在了同一个对象上,就是说是已经有了之后进行的操作。
3、我的理解。基本类型打包器是将一个基本类型打包后成为一个对象,在我们程序编写的过程中可以方便的使用,就像是打包就是一种特殊的变量定义,只不过这次我们定义的是基本类型,定义之后叫法为对象。
4、数组在java就是一个对象,可以是用之前所学的对于对象的操作指令操作数组,还有数组的基本的使用思想就是索引,对于几维数组就需要使用几维的索引,但是如教材所说,三维及以上的数组基本不被使用,以来理解繁琐,二是操作的时候也是繁琐,所以我们通常使用的是一维和二维的数组。而且java中的数组一旦定义后长度就是一定的,不能更改,像是我们在建立一个数组后,发现我们少录入了一个元素,我们需要建立新的数组,将原数组的数据复制到新的数组中,这是唯一的解决办法。而且注意一点,区别于C语言,之前也也说说到,数组是对象,而且java中“=”是给一个对象加上参考名称,所以java中的对于要将一个数组的元素复制到另外一个数组时需要的是将原数组逐一访问原数组的所有元素。
5、字符串的解析我理解就是不用定义多个变量,只需定义一个char之后利用不同的解析语句将其转变为其他的类型的变量,避免了定义变量太多而可能导致的错误。
6、封装就是顾名思义的将一部分对面打包封装起来,就是为了像是把他们放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将他们隐藏起来,隐藏了对象细节,就是封装的基本思想和更本目的。
7、this在java中除了在static声明的地方,可以在整个编写过程中随意使用,进行函数的调用。

教材学习中的问题和解决过程

在对于自动装箱和封装这俩个概念进行学习的时候,开始的时候理解起来对我比较有难度,因为接触的是一个在之前的学习中没有涉及到的内容,而且自己的对于这方面的知识的理解做得不好,因为没有别的办法,啃书就是硬着头皮也要上,对于教材的不断仔细琢磨,对于书上代拿下来敲一遍,终于也算是进了门,不敢说自己完全的理解,可以说自己以以及半只脚进了门,再使使劲另外的一只也就进来了。

代码调试中的问题和解决过程

对于书上代码我基本去敲了一编,但是第四章的第一个和第二个代码都在输出时出现了问题,第五章的第一个和第二个代码在定义变量时出现了问题。


代码托管截图

其他(感悟、思考等,可选)

本周学习是我们目前遇到的工作量最大的一期,第四第五章的内容很多,代码不少,其中我认为比较晦涩和难懂得内容也有不少,因为之前在周三前一直都没有认真开始的学,所以自己给自己找了麻烦,在之前的几天中工作量比较大,敲代码和看教材就让我在教室里从下午到了晚上,其实这次的收获也是不小,之前很少有课程会有这么大的课下工作量,我也是发现原来自己也是可以坐得下来好好学习的,因为每当敲完一个代码的时候,运行成功对我而言是有一种成就感的,对于教材的学习完成又迈进了一步,而且大家也都在学习,所以让我既感到了压力也给了我动力和鼓舞我的力量。之前我就谈到我这个人是一个自己不会一个人坐下来好好学习的人,我需要一个氛围,大家都在学习那为什么我不去学习呢?最近大家的谈论的话题很大一部分也是java的学习,虽然也有抱怨说累,但是更多的同学们还是一边说着不要去敲java,一边就拿着一斤多的教材去学习了,而且每周的排名一变,大家的成绩都直接反映着我们之前的学习的成功,努力了还是偷懒了都会直接反映在下周的分数中,对于自己的努力的回报一目了然也是激励我们的一大动力。

学习进度条

代码行数(新增/累积) 博客量(新增/累积) 学习时间(新增/累积) 重要成长
目标 4500行 25篇 350小时
第一周 100/100 1/2 15/15
第二周 150/250 1/3 12/27
第三周 400/650 1/4 22/49

参考资料

posted @ 2016-03-20 15:10  20145205武钰  阅读(154)  评论(8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