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周

 

朱恒志 +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 《Linux内核分析》MOOC课程http://mooc.study.163.com/course/USTC-1000029000 ”

 

编译器和汇编器生成可重定位目标文件(包括共享目标文件)。链接器生成可执行目标文件。从技术上来说,一个目标模块就是一个字节序列,而一个目标文件就是一个存放在磁盘文件中的目标模块。

 

-编译器和汇编器生成可重定义目标文件(包括共享目标文件)。链接器生成可执行目标文件。

 

目标文件三种形式:可重定位目标文件,可执行目标文件,共享目标文件。

 

目标文件格式:Linux——可执行可连接(ELF格式)

              Windows——可移植可执行格式(PE)

 

命令行参数和环境串都放在用户态堆栈中

实验:

Linux内核如何装载和启动一个可执行程序

    1. 理解编译链接的过程和ELF可执行文件格式,详细内容参考本周第一节;

    2. 编程使用exec*库函数加载一个可执行文件,动态链接分为可执行程序装载时动态链接和运行时动态链接,编程练习动态链接库的这两种使用方式,详细内容参考本周第二节;

    3. 使用gdb跟踪分析一个execve系统调用内核处理函数sys_execve ,验证您对Linux系统加载可执行程序所需处理过程的理解,详细内容参考本周第三节;推荐在实验楼Linux虚拟机环境下完成实验。

    4. 特别关注新的可执行程序是从哪里开始执行的?为什么execve系统调用返回后新的可执行程序能顺利执行?对于静态链接的可执行程序和动态链接的可执行程序execve系统调用返回时会有什么不同?

    5. 根据本周所学知识分析exec*函数对应的系统调用处理过程,撰写一篇署名博客,并在博客文章中注明“真实姓名(与最后申请证书的姓名务必一致) +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 《Linux内核分析》MOOC课程http://mooc.study.163.com/course/USTC-1000029000 ”,博客内容的具体要求如下:

      1. 题目自拟,内容围绕对Linux内核如何装载和启动一个可执行程序;

      2. 可以结合实验截图、ELF可执行文件格式、用户态的相关代码等;

      3. 博客内容中需要仔细分析新可执行程序的执行起点及对应的堆栈状态等。

      4. 总结部分需要阐明自己对“Linux内核装载和启动一个可执行程序”的理

 

posted on 2016-04-07 21:23  20135314朱恒志  阅读(279)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