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与类
前言:
面向过程:
-
- 核心是过程二字
- 过程的终极奥义就是将程序流程化,就是分部解决问题
面向对象:
-
- 核心是对象二字
- 对象的终极奥义就是整合,就是容器化,用于将数据与功能整合起来
- 个人理解,这就是一种思想,一种分类整合的思想
类:
-
- 就是相似的数据与功能的集合体,那么该多个对象就属于同一种类。所以说类是对象的一种更高级的一种归类。
- 有了类的好处是:我们可以把同一类对象相同的数据与功能存放到类里,而无需每个对象都重复存一份,这样每个对象里只需存自己独有的数据即可,极大地节省了空间。
- 如果说对象是用来存放数据与功能的容器,那么类则是用来存放多个对象相同的数据与功能的容器。
- 注意,类体代码是在定义是就已经被执行了
![]()
- 类的属性,分为:
- 数据属性
- 功能属性
1 >>> Student.school # 访问数据属性,等同于Student.__dict__['school'] 2 '清华大学' 3 >>> Student.choose # 访问函数属性,等同于Student.__dict__['choose'] 4 <function Student.choose at 0x1018a2950>
- 注意,类体代码是在定义是就已经被执行了
类与对象具体使用
1 class students(): 2 # 变量 3 school = 'old boy' 4 # 这个就是让类有在调用方面上更简介,有类似功能的调用方式 5 def __init__(self, x, y, z): 6 self.name = x 7 self.age = y 8 self.agent = z 9 # 类别区,可以有多个类别 10 def tell_stu_info(self): 11 print('学生信息:名字:%s,年龄:%s,性别:%s' % (self.name, self.age, self.agent))
12 #类的数据属性 13 print(students.school) 14 #类的功能属性 15 print(students.tell_stu_info)
总结:
-
- 调用类的过程又称之为实例化,发生了三件事
- 先产生了一个空对象
- python会自动调用类中的__init__方法,然后将空对象已经调用类括号内传入的参数一同传入
- 返回初始的对象
- __init__方法
- 在调用类时自动触发执行,用来为对象初始化自己独有的数据
- __init__内应该存放是为对象初始化属性的功能,但是可以存放任意其他代码,想要在类调用时就立刻执行的代码都可以放到该方法内
- __init__方法必须返回None(retunrn None一般不写)
- 类的数据属性
- 通过对象改数据时不会改变类中的数据,只会改自己的
- 通过类改变类中的数据时会改变类中的数据
- 类的函数
- 函数是与对象绑定到一起的,虽然功能相同但是不同对象绑定的地址又不同
- 调用类的过程又称之为实例化,发生了三件事
注意:其实列表、元组等都是类的一种举例

posted on 2024-02-16 20:24 我才是最帅的那个男人 阅读(14) 评论(0) 收藏 举报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