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改变世界

ubuntu分区过程

2012-11-28 22:18  youxin  阅读(2974)  评论(1)    收藏  举报

分区图解:

 

以下文字和图内容不同,但原理相同.

  在“预备硬盘空间”窗口,选择“手动”项,点击“前进”按钮,则出现“准备分区”窗口。在该窗口的设备列表中,我们可以系统中有一个用“/dev/sda”标识的磁盘设备,该设备有两个已分配的分区:一个为用“/dev/sda1”标识的文件系统格式为NTFS的分区;另一个是用“/dev/sda2”标识的文件系统格式为FAT32的分区。最后一行列出了磁盘空闲空间的信息,这也正是我们安装Ubuntu系统所要使用的磁盘空间。下面,我们在该空间上创建两个必需的分区:系统主分区和交换分区。


  首先创建主分区。选中“空闲的空间”行,点击“新的分区”按钮,出现“创建新分区”窗口。Ubuntu系统使用的分区大小建议在4GB以上,文件系统类型为EXT3,而挂载点(即系统根目录)为“/”。这里我们创建一个容量约为20GB的Ubuntu主分区。“新分区的类型”选择“主分区”,在“新建分区容量”后的栏内填写上20480,默认以MB为单位,文件系统类型选择“Ext3日志文件系统”,而挂载点选择“/”,挂载点也是Ubuntu系统中的文件系统的根目录。


  接着,创建一个交换分区,交换分区的作用是当内存不够时暂存从内存移出的内容,交换分区的大小一般设为当前计算机物理内存的两倍,如内存大小为512MB,则交换分区大小设为1GB。文件系统类型为swap(交换空间),不需要挂载点。因安装计算机内存为1GB,这里我们创建一个容量约2GB的交换分区。至此,Ubuntu系统安装所需的磁盘空间就准备好了。

via:http://www.officeba.com.cn/news/htmldata/detail/2008/10/20/743.html

Ubuntu 为用户分配磁盘空间Linux 硬盘分区方案
 
安装系统中,很重要的一步就是分区,如果分区不当,导致部分分区大小不够用,很有可能要重装系统,不可忽视。

我的经验:

对于320G的操作系统: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sda1              19G  4.4G   14G  25% /

/dev/sda6              65G  4.9G   57G   8% /home

/dev/sda7             9.2G  150M  8.6G   2% /tmp

/dev/sda5             9.2G  168M  8.6G   2% /boot

/dev/sda9             111G  188M  105G   1% /work

 

none                  964M  308K  964M   1% /dev

none                  970M  504K  969M   1% /dev/shm

none                  970M  368K  969M   1% /var/run

none                  970M     0  970M   0% /var/lock

也就是:

 /: 30G(千万不能如其他人所说的3G就行,根据我的经验至少要20G,才能保证系统的长治久安)

/home: 60G

/boot: 10G

/temp: 3G

/work: 我自己设置的一个分区,专门存放我的数据文件的:100G

其余自动分配就行了。

 

一、Linux 分区概念
首先介绍一下linux中的分区概念,这个可是把一开始学习的我害苦了。在 Linux 中规定,每一个硬盘设备最多能有 4 个主分区(其中包含扩展分区)构成,任何一个扩展分区都要占用一个主分区号码,也就是在一个硬盘中,主分区和扩展分区一共最多是 4 个。对于早期的 DOS 和 Windows(Windows 2000 以前的版本),系统只承认一个主分区,可以通过在扩展分区上增加逻辑盘符(逻辑分区)的方法,进一步地细化分区。主分区的作用就是计算机用来进行启动操作系统的,因此每一个操作系统的启动,或者称作是引导程序,都应该存放在主分区上。这就是主分区和扩展分区及逻辑分区的最大区别。我们在指定安装引导 Linux 的 bootloader 的时候,都要指定在主分区上,就是最好的例证。Linux 规定了主分区(或者扩展分区)占用 1 至 16 号码中的前 4 个号码。以第一个 IDE 硬盘为例说明,主分区(或者扩展分区)占用了 hda1、hda2、hda3、hda4,而逻辑分区占用了 hda5 到 hda16 等 12 个号码。因此,Linux 下面每一个硬盘总共最多有 16 个分区。对于逻辑分区,Linux 规定它们必须建立在扩展分区上(在 DOS 和 Windows 系统上也是如此规定),而不是主分区上。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扩展分区能够提供更加灵活的分区模式,但不能用来作为操作系统的引导。以前对这些概念不熟,分区上走了很多弯路。那么,到底什么样是一个好的分区方案,我认为见仁见智,我是这样分的。原则上/ 和/home基本上最好是要单独挂载两个分区,因为home可以看成是windows中的my document,自己个人资料多的话home要大一些。/小一点无所谓,据说至少2G,我也没有试验过。其他的诸如/tmp和/var由于活动文件特别多,为了避免他们的文件碎片对其他区的影响,最好他们挂一个区。最后/opt主要安装大型软件,如果有多余的分区就给他挂一个吧。

二、开始分区ok,我就这样看,首先分一个100M的主分区出来,挂载boot。grub启动时需要的文件都在/ b o o t 目录。这样就算工作分区出了问题,只要这个分区没有问题,同样可以启动。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专门为根文件分一个区,大小一般最多64M,我为了保险给了 100M。之后的分区全部以扩展分区形式存在,扩展分区下很多逻辑分区。首先创建一个交换分区,大小是无力内存的一倍到两倍大。如果你的内存和我一样是1G,就划1G好了。事实上基本用不到这么大。分区格式记着改成linux-swap。然后创建一个尽量大的分区,给/usr,因为这里存放有大部分的系统软件,包括X Server等图形界面程序。我分了20G。接下来创建/home的挂载分区。考虑到我的工作文档比较多,源代码和程序也经常放到这里,所以给了10G。其他的诸如tmp,var等来说,单用户工作机是不用考虑的。当然不知道我的机器以后会不会有服务器应用,我还是给var分了2G的空间。其他空间就全部挂载给/。虽然一般2G就够了,但是多多益善么。注意:很多时候,如果你使用了ubuntu光盘自带的安装工具分区,会出现很多问题。如果遇到问题过不
去,推荐两个办法:1 在live CD的环境中,在终端下直接用sudo fdisk /dev/xxx 
来分区,然后w保存后reboot,之后再进安装工具,手工编辑注册表时它认得的就是你编辑的分区表,不
用修改直接下一步即可。2 你也可以同样用livecd的fdisk分好区后,用光盘上的livecd 
installer程序,在命令行下安装。不过这个安装程序只需要你挂载/和swap。那么其他分区怎么办呢?
可以先在分好,也可以安装完系统再分。如果将其他分区挂载到希望的目录下?举个例子。如果你想把/
home/user挂载到新的sda8分区下,可以这样做:首先,将/dev/sda8 mount到 /mnt/sda8中。如果没有这个目录就自己mkdir。然后,cp -R /home/user/* /mnt/sda8/user ,和cp -R /home/user/.* /mnt/sda8/user

最后修改/etc/fstab,增加一行/dev/sda8 /home ext3 defaults 0 2(参数自己确定)即可。

from:http://blog.hnce.net/post/Ubunt_Fdisk.html

 

安装Ubuntu时应该怎样分区

一、双系统

如果你的电脑已经装好一个Windows操作系统了,只需把Windows里的最后一个分区删除,然后在安装进行到“预备硬盘空间”的步骤时,选择“向导 - 使用最大的连续空闲空间”,把Ubuntu装在这段未经分区的“空闲空间”即可。

详细步骤如下:
1、备份数据,把硬盘的最后一个分区的文件移到别的分区或移动硬盘;
2、拔出移动硬盘(重要!这样可以避免对移动硬盘进行误操作);
3、在Windows里把最后一个硬盘分区删除掉,删除后保留未分区的“空闲空间”。
4、然后开始安装Ubuntu;
5、进行到“预备硬盘空间”的步骤时,选择“向导 - 使用最大的连续空闲空间”,即可。
系统会自动帮你把空闲的硬盘空间划分为一个“/”(系统分区)和一个“swap”(交换分区),这样分区最简单快速,并且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硬盘空间。如下图:

Windows里删除分区的方法是:
1. 把最后一个分区中的所有文件移到别的分区或移动硬盘。
2. 右键单击“我的电脑”,选择“管理——磁盘管理”。或“控制面板——管理工具——双击‘计算机管理’——存储——磁盘管理”。
3. 右键单击要删除的分区,选择“删除逻辑驱动器”。

注:
1、建议你至少给Ubuntu分配10G的硬盘空间,如果最后一个Windows分区太大的话,比如有40G,可以先删除最后的分区,然后重建一个30G的分区,留下10G未经分区的空闲空间即可。
2、你也可以在安装Windows时预留10G硬盘空间不要分区。
3、如果操作正确的话,这样分区不会对其他分区的文件有任何影响,但为了避免误操作造成的数据丢失,推荐你参考《重装操作系统前要备份的东西》http://jandy.cn/blog/?p=1445备份所有有用数据。
4、这样安装Ubuntu会自动建立一个启动菜单,让你在开机时选择启动Windows还是Ubuntu。

二、单系统

如果你打算在硬盘里只安装Ubuntu一个操作系统的话,只需在安装进行到“预备硬盘空间”步骤时,选择“向导 - 使用整个磁盘”让系统自动分区即可。

详细步骤如下:
1、备份数据。参考《重装操作系统前要备份的东西》http://jandy.cn/blog/?p=1445
2、拔出移动硬盘或其他用来备份数据的设备(重要!这样可以避免对移动硬盘进行误操作);
3、用光盘启动电脑并安装Ubuntu;
4、进行到“预备硬盘空间”步骤时,选择“向导 - 使用整个磁盘”,系统会自动帮你把空闲的硬盘空间划分为一个“/”(系统分区)和一个“swap”(交换分区)。
这样分区最简单快速,并且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硬盘空间。
如果你有几个硬盘的话,请注意选择正确的硬盘!(Jandy/20090131)

如图(注意:是选择“向导 - 使用整个磁盘”,而不是“Guided”!):

如果你想自己手动分区的话,请参考http://jandy.cn/blog/?p=1227

本文地址:http://jandy.cn/blog/?p=1446 来自:Jandy's blog 

另一篇文章:

打算在win7的基础上去再装个ubuntu,所以去下载了最新版本的ubuntu-10.10-desktop-i386.iso,把下载的ubuntu-10.10-desktop-i386.iso放到D盘或E盘的根目录后,然后用EasyBCD去新建了一个启动项,重启后,就可以看到该启动项,进入后,就可以找到ubuntu,进入ubuntu的安装系统了。双击桌面的安装系统,就可以安装ubuntu了。

但是在安装过程中,发现我原先在windows下面已经留好的100多G的,未分配未格式化的那个分区,在ubuntu的分配磁盘空间的时候,显示不可用,类似于这人遇到的问题:

安装ubuntu10.10分区不可用,谁能看看是怎么回事?

http://forum.ubuntu.org.cn/viewtopic.php?t=302005

看到后面其他人的解答后,才知道,原来是我的系统已经有了4个主分区,

一个是win7自动生成的那个100M的,还有的就是C盘和D盘及E盘了。所以,要装Ubuntu,就要装在主分区上,而整个只能分4个主分区,都被占用光了,所以解决办法就是,把原先的主分区去掉几个,至少留一个给装Ubuntu。

具体如何删除主分区,参考这里:

VISTA如何把C盘以外的主分区变成逻辑分区

http://bbs.ruanmei.com/thread-175093-1-1.html

简单说就是,删除旧的主分区,新建一个的扩展分区,在扩展分区里面,就可以建立多个你想要建立的分区了,比如D盘和E盘等等。

期间,出了点小插曲:

我是为了删除D和E的主分区,而把D和E盘内容都备份到别的地方了,然后格式化D盘,却导致win7直接挂了,无法启动了,连安全模式都进不去了,郁闷死了,最后终于通过用新的kernelbase.dll换掉旧的被破坏了的,才恢复系统的,详情参考:

 【已解决】win7资源管理器停止工作,出错原因是kernelbase.dll

http://againinput4.blog.163.com/blog/static/17279949120112301123928/

 

最后,通过腾空D盘和E盘的所有资料,然后去win7的磁盘管理器中,删除D盘和E盘,然后重新建立一个新的扩展分区,然后在这个扩展分区里面分一个D盘和E盘,即可。

剩下的空间,就留给Ubuntu系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