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攀登更高的山,渡过更长的河--软件工程个人总结

轻舟已过万重山——2024秋软工实践个人总结博客

一、学期回顾

1.1 回顾你对于软件工程课程的想象

初次接触软件工程这门课程时,我内心充满了忐忑与不安 😰。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它不仅要求我们掌握各种开发技术,还需要我们具备团队协作、项目管理等综合能力。我记得第一次翻看课程大纲时,看到要完成多次个人作业、结对编程、团队项目开发等任务,甚至一度怀疑自己能否顺利完成这门课程 🤔。
然而,随着课程的深入,我的这种担忧逐渐被化解 ☀️。从最初的个人作业开始,我一步步积累了基础的开发经验。第一次完成代码重构时 💻,虽然花费了大量时间理解设计模式,但当看到优化后的代码结构时,那种成就感让我对软件工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结对编程环节 👥,我深刻体会到了代码评审的重要性,也学会了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技术交流。
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团队项目开发 🚀。原本以为团队协作会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但通过合理的分工 📋、定期的交流会议 💭,以及版本控制工具的使用,我们建立起了高效的开发流程。虽然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了不少技术难题和意见分歧 🤝,但正是这些"困难"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如何在团队中达成共识。
回顾整个学期,我发现这门课程不仅达到了我对技术提升的期待,更超出了我的预期 🌟。

1.2 回顾你在这门课程中的投入与产出

代码量统计

  • 在软工实践课程当中我编写了约4000行代码

团队项目参与情况

  • 项目名称:[福小旅项目开发]
  • 担任角色:[个人中心模块开发]

作业时间投入统计

作业类型 花费时间
第一次个人作业 6小时
第二次个人作业 12小时
第一次结对作业 15小时
第二次结对作业 14小时
第一次团队作业 20小时
第二次团队作业 22小时
现场编程作业 4小时
团队作业beta冲刺 17.5小时

课程总体时间投入

统计类型 时间
累计时间 110.5小时
实际周均时间 11小时
预计周均时间 13小时

1.3 印象深刻的作业或答辩经历

在这个学期中,"福小旅"项目的首次答辩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从最初的团队展示,我们向大家介绍这款致力于提供深度旅游体验的应用,到选题报告中详细论证市场需求和项目创新点,再到最具挑战性的需求分析环节,每一步都让我们收获满满。特别是当评委提出关于项目可扩展性的问题时,虽然一时措手不及,但这反而促使我们在后续开发中更加注重系统设计。整个答辩过程不仅展现了我们团队的默契配合,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一个项目从构思到落地需要考虑的方方面面 🚀。这次经历不仅提升了我们的专业能力,也大大增强了团队的信心 💪。

二、总结收获

2.1 软工实践故事

这学期的软件工程之旅让我在不同层面的编程实践中获益良多 🌱。作为一名开发者,我经历了从独立作战到团队协作的蜕变过程:在个人编程阶段,通过独立完成模块开发,我掌握了代码阅读和调试的技巧,建立起了个人开发的节奏感;到了结对编程环节,我体验到了"1+1>2"的协作魅力,同时也深刻认识到有效沟通和代码整合的重要性;最后在团队项目中,我们经历了从需求分析、架构设计到最终实现的完整流程,这不仅锻炼了我的技术能力,更让我对软件开发形成了全局性的认知,理解了团队协作在项目成功中的关键作用 🚀。
这段经历就像是一个不断升级的过程:从独立开发的"独行侠",到结对编程的"默契搭档",最终成长为团队项目中的"协作能手"。每一个阶段都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收获,让我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
以下是项目的展示图:

钻了个钻小游戏


结对原型编程

2.2 新技术与工具收获

Git 版本控制

  • 应用场景:在团队项目开发中,我们使用 Git 进行代码版本控制和协作开发
  • 具体帮助
    • 学会了分支管理,解决代码冲突
    • 掌握了团队协作的工作流程
    • 提高了代码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Vue.js 前端框架

  • 应用场景:在福小旅项目中负责前端页面开发
  • 具体帮助
    • 掌握了组件化开发的思想
    • 学会了状态管理和路由控制
    • 提升了用户界面开发效率

Docker 容器化技术

  • 应用场景:项目部署和环境配置
  • 具体帮助
    • 解决了开发环境的一致性问题
    • 简化了部署流程
    • 提高了项目可移植性

2.3 技术之外的提升

项目管理能力

  • 具体表现
    • 学会了任务分解和进度规划
    • 能够合理分配团队资源
    • 掌握了风险管理的方法
  • 实际影响
    • 提高了团队工作效率
    • 保证了项目按期交付
    • 培养了领导力素养

沟通协作能力

  • 具体表现
    • 学会了有效表达技术观点
    • 善于倾听团队成员的想法
    • 能够化解团队矛盾
  • 实际影响
    • 改善了团队氛围
    • 提高了决策效率
    • 建立了良好的团队关系

2.4 其他想说的话

专业方向的思考

这门课程让我对软件开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实践,我发现自己特别喜欢前端开发,享受将设计转化为实际界面的过程。这也坚定了我未来往全栈开发方向发展的决心。

最有趣的课程片段

记得在一次代码评审会上,我们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bug。这个bug的修复过程虽然费时,但团队成员之间的头脑风暴和协作让整个过程变得非常有趣,也加深了我们之间的友谊。

遗憾与建议

最遗憾的是在项目初期没有做好充分的技术调研,导致后期需要重构部分代码。这个经历让我明白了前期规划的重要性。

给学弟学妹的建议:

  1. 早点开始,不要等到临近截止日期才着手
  2. 重视团队沟通,定期开展代码评审
  3. 做好技术调研,选择合适的技术栈
  4. 保持代码的规范性和可维护性
  5. 记录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这学期的软件工程课程不仅让我收获了技术,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工程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相信这些经验会成为我未来职业发展的宝贵财富。

三、致谢

感谢软工老师以及助教老师为我们提供如此有趣的平台和机会,体验软件工程的乐趣
感谢毅轩同学在结对编程中的辛勤付出
感谢全体福小旅项目成员的帮助和共同努力

posted @ 2025-01-18 00:50  TheonlyYan  阅读(11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