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
邓浩东:软件工程对我而言是一门陌生的学科,因为从来没有跟着老师或者自己做过什么项目。一开始我以为这门课其实就是教我们如何写出软件的(虽然确实也是),但是和我理解里面有着很大的差别,比起编码,更注重的是需求分析,详细设计概要设计等等编码的部分在整个过程中占的部分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大。这刷新了我对于这门课程的浅薄认知。在这门课程里面我也收获了许多,首先是团队的任务安排上,作为项目经理我需要给团队每一个人包括我自己安排任务,这时候就很需要注意一个公平的问题,所以每次在分配项目的各种说明书概要书的时候都对各个部分进行分割作了平衡,尽量保证大家的工作量一致,不至于出现不公平现象导致团队涣散。同时在每次的例会上都会对工作作出安排。这锻炼了我的能力,让我收获良多。对于软件的开发,其实跟着老师一次次发出的需求书,概要设计书,详细设计书就已经很了然了。老师并没有一次性都发出来并且要我们再一次性交上去,就是为了让我们学会制定计划并一步步安排好。先做需求分析,再去做一个概要的设计,再去做详细的设计,然后编码完成后再去写测试的报告。等到我们自己以后做项目也是需要遵循这样的规则规律去写的。总而言之这门课程让我学到了很多,还是很感谢老师的教导和队友的支持。
韦小花:软件工程,就是一套用于软件的团队开发,以提高软件质量和程序员工作效率为目的的规范。其核心就是,对于软件开发的5个重要组成部分:需求分析,设计,编码,调试,维护,如何组织这五个部分的工作,以及如何完成每一个工作,学习软件工程这门课程就让我们了解到软件开发的过程和各种方法。起初,对软件工程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对于软件设计不知道从何下手,在软件工程这门课程中学到的知识也不知道怎么在实际中运用。小组共同做的项目存在很大问题,在获取所开发软件的需求后,未明确该如何进行软件的设计,就盲目地为完成各个任务而进行着。其实开发软件,就像是解决一个逻辑问题。首先是要有一个想法,即明确所写程序的功能需求;然后就是对要实现的核心功能大概构思一种或多种实现方法,并从中选出一种自认为是较好的;接下来就是将涉及的各种主要或次要功能分成各个模块;最后就是分模块来编码和调试。在这些步骤中除了第一步外,其余的应该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在编码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回过头来修改原先的模块设计,甚至最初选定的实现算法。具体到每一步的工作要怎样完成,方法是非常灵活的,只要把握住大体的方向就行。在进行分析,设计,编码,调试,维护这几部分的工作的时候,最核心的就是文档的编写。而起初,我们团队由于缺乏经验,对于文档不甚了解,只是为完成各个说明书的编写任务而写,不过在软件说明书的编写分工上还是比较清楚明确的,我们针对说明书上的板块划分任务,分析了块与块之间的联系,尽量把有联系的板块分给同一个人完成,但是由于对软件工程的不够理解造成了团队完成任务的拖拉,而导致了在老师要求上交前我们都没能针对团队每个人完成的进行系统汇总分析,进行问题讨论和修改,最终上交的只是简单地把每个人完成的部分直接总和的一个文档,于是每个人对说明书的理解都不同,说明书中的内容一致性很差,且与实际的软件设计有所割裂,没有发挥出软件说明书的作用,而在之后课程向后推移,逐渐掌握了软件开发的方法,才慢慢地对于团队所要设计的软件有较清晰的方法,在将软件需求划分模块后明确了各自分工,渐渐形成良性循环。在学习过程中,明白了团队合作十分重要,争议固然存在,但通过讨论、协商,群策群力,在不断磨合中能够达成一致与默契。团队成员中能力各有高下,互相尊重,各取所长,共同进退,组长多加协调,组员积极配合,才能合作愉快。学习能力体现在能尽快接受新的知识,顺应变化,学为所用,就能收获满满。
石金鑫: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实用和高质量的软件的学科。学习了这门课程,不但让我从理论上掌握了软件工程,还从不同的实例,让理论和实践得到了很好的结合。软件工程与其说是一门课程,不如说是一门思想。是一个如何去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过程。所谓的需求获取,那就是--个谈判,辩论,交流的过程,已经不是单纯的编编程序就能解决的问题了。这门课程在一定程度上给了我们这些学生一个机会来锻炼自己在另一方面的能力,设想一下,一个又有技术又能够与人交流合作的人所取得的成就自然要比一一个单单只会编程序的人要大得多。其次,这门课程教给了我们在完成- -个实际项目时的一般程序及过程,我认为这是一份非常具有实际意义的教学内容。即使是从事与其它行业,不也是要从需求获取开始,一直有条有理地到最后成品的出炉吗?应该说这就是这门课的价值所在。作为需求获取及之后的一-系列过程则是类似于魔术揭秘的过程,但是作为这个秘密我们并不需要一揭到底,至于揭的程度如何那就是我们那就是我们学出的程度如何了,我们要让对方知道我们在做什么?以及如何去做?这些东西需要我们以一定的技巧叙述出来,所起到的作用就是能够让对方了解自己的进度,却又能够不让对方来干涉自己的工作过程。因为我们是技术员,对方只是外行,即使对方知道了这个魔术的操作过程,也并不代表他们就能够向变着魔术的我们来随便修改这个魔术的变法,况且我们能够用不同的过程来得出一个同样的结果,这个过程的得出的主动权如何掌握在我们的手上,就看我们如何以高明的方式来揭开这个魔术的谜底了。
凌甲:很幸运能结识这门课,一学期走过来,我收获颇丰。我对软件工程的第一印象是难而且高大上,因为它的名字里含有“工程“,后来上了几节课之后又感觉它有点像文科,它有好多文字性的东西,而且需要去大量的记忆,作为理科生,我往往课本看着看着就犯困,而且最晦涩的是它的好多概念、理论性的东西都好抽象,get不到它们具体的意思或者用法,我曾一度为此苦恼。所幸,老师知识讲的很具体很清楚,上课的时候总会举出很多的例子来把抽象的概念应用起来,使其变得具体了不少,还有课上的思考和练习,这是我最喜欢的时光,可以现学现用,检验一下自己的理解程度。还有本学期的教学模式,以具体的工程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可以实时地应用起课堂所学,跟着老师的脚步渐入佳境,感觉非常好。在和小组同学的合作中,我对团体的体会也更加深刻,大家一起讨论难题,进行分工,共同前进,每个人的表现都与团队的进度和成果密切相关,这更加让我树立起责任意识。随着课程的推进,随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我渐渐体会到软件工程的使用之处,它是前人共同总结出的一整套比较完备的用于软件开发的方法,是无数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学习这门课程,可以让我们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它也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了,在项目的开发过程中,绝不仅仅只有代码,文件上的工作反而更艰巨更重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