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前的风平浪静

一、自我介绍

· 211606335;
· 我是还有两年就要毕业并且成为苦逼码农的吳沂章;
· 我的爱好是搗鼓電腦和軍事拟真;
· 我最喜欢活鱼粗粮粉和麻辣香锅(二堂);
· 此时此刻想说的话:我是个码农,我木有感情,也木有钱。

二、回答下列问题

(1)回想一下你初入大学时对本专业的畅想

Q:当初你是如何做出选择软件工程专业的决定的?

  • 我爹让我报建筑方面的专业,我明确表示拒绝搬砖专业,空调WiFi和西瓜才是我的追求。

Q:你认为过去两年中接触到的课程是否符合你对专业的期待,为什么?

  • 不算十分符合,在我来到大学并开始系统的学习这门技术之前,我仍然认为这门专业应该是重视实践而非理论,毕竟熟能生巧,当时也一度认为大专高职院校里实打实敲代码的人才要比本科强,后来发现思考欠佳,理论的深入研究是对代码理解以及构建的基础和阶梯。前段时间了解到至诚是国家开展应用型本科转型的实验院校,建设应用型大学有两个办学方向,即应用型和应用—研究(学术)混合型,不清楚至诚的发展方向,倒是对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质量会大大提升。

Q:你觉得计算机是你喜欢的领域吗,它是你擅长的领域吗?

  • 就好比听讲座时有些元老级大咖说过的一样,

不了解游戏的时候,你玩的津津乐道,但是当你自己去研究、开发一款游戏后,便会对游戏逐渐失去兴趣。

  • 相信我也是多数人,在了解了软件是如何运作和开发之后便失去了之前对于编程的好奇心。但是针对大咖说的这句话我想提一点,对游戏失去兴趣的主要原因或许是没了需求,不再需要游戏带来的精神世界,代码也一样。但当你明白自己以后挣“小钱钱”的工具只有这门技术的时候,你便开始忘我的投入,也会重新燃起当初的那份好奇。
  • 当然,我挺擅长给计算机装系统的。。。其实按照博客D中提到的

我觉得从事IT开发工作的人必须具备一种素质,这种素质包括你对技术开发的兴趣、你的思维理解能力等。

  • 我或许擅长,毕竟兴趣有了,思维理解能力也正常。

Q:将来你会选择从事计算机相关的工作吗?是的话给出你想去的城市、公司和岗位,否的话给出原因

  • 将来大概率会选择从事计算机相关的工作;
  • 如果可以的话,想去上海;
  • 至于公司的话看自己的能力吧,能力差了就只能是公司挑我咯;
  • 岗位的话希望是高级码农吧,毕竟对这方面不太了解。

(2)即将大三的你,对照前人们走过的路和描述未来发展,现在的你

Q:自我感觉你已经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能力有哪些?

Q:离成为一个合格的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在专业知识、技能、能力上还差距哪些?

  • 对于专业知识等的储备,我比较惭愧,大学前两年的假期,对于专业知识的深入探索貌似被游戏和番剧阻隔开了。正如上边我对问题“计算机是你喜欢的领域吗”的回答,应该可以理解我现在对于所学专业的态度,离成为一个合格的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差距不小,像算法、数据结构等重要知识的了解还停留在书本的目录阶段;
  • 当然还有博客D中提及的英语,对于将来深入研究编程有着很大的帮助,只可惜自己的英语水平很低;
  • 博客B表示

我是传统意义上的计算机科班出身,学过数据结构、编译原理、操作系统、汇编语言、计算机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离散数学、概率论、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单片机、算法设计、数理统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从DOS的Tubro Pascal时代学起,一直学到VC6。然而,我却并没有学懂计算机。

  • 上述中很多技术本人都未接触过,可想而知我离成为一个合格的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所需具备的能力差距是十分巨大的。

(3)大三是一个人生选择的十字路口,考研、工作、考公、出国,不同的选择在大三就有不同的努力方向。

而无论考研还是工作的每条路径,也有许多不同的分支

Q:对照以上你阅读的前人们的经历,你的选择是什么?

  • 还是想引用博客D中他自己的感悟

现在看来,我大四的一些做法很不明智。那时候有些困惑,班上很多人忙着考研,所以大四基本上都在图书馆上自习,而我们这些不考研的人则显得尤其烦躁,感觉毕业了找工作实力不够,没做过多少实际项目,没什么应聘资本。而我当初的一意孤行,为了所谓“实习经验”,惹怒了一些老师。多年以后,我才发现企业要的应届毕业生就是一张白纸,这些白纸吸墨能力的高低决定你能否找到好的工作,而吸墨能力高则主要是基本功扎实、自学能力强的体现,并非我一直以为的丰富的‘实习经验’。

  • 其实每一个选择只是给自己定下一个明确的目标,然后朝着这个方向前行,正如上述博主之意,不管是工作还是考研,亦或者是其他,这一切都是在不断地积累。所以,即使考研失败也会让我成为一张吸墨能力越强的白纸。

Q:在这种选择下,你认为你相比其他同学来说有何优势,有何劣势?

  • 个人偏向于一个人完成大多数事情,所以优势的话自学能力算是一方面吧;劣势就非常明显了,比如知识储备的稀少等。

Q:针对你的选择,你给自己的大三设定的规划安排是什么?

  • “Knowing something of everything and everything of something.”还是尽可能的多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为将来的自己打好基础;

三、未来的期望

Q:针对上述问题(2)、(3),你对这门课的期待是什么?你打算平均每周拿出多少个小时用在这门课上,

以达成你的期待以及你在(2)或(3)的目标?

  • 对于这门课我也不是特别了解,只知道大三这学期将会是一个难忘的时间段,所以打算平均每周抽出20多个小时用在这门课上,相当于每天三小时,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只希望这学期我可以受益匪浅!
posted @ 2018-08-31 14:35  中国制造  阅读(323)  评论(11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