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棠.NET

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压力
  博客园  :: 首页  :: 新随笔  :: 联系 :: 订阅 订阅  :: 管理

“五年以后,你在做什么呢?”

Posted on 2009-09-09 21:23  听棠.NET  阅读(107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五年以后,你在做什么呢?”

作者:吴骥扬  发表时间:2009-09-09  来源:一苇网  

源文地址:http://www.yiiway.com/n_ArticleDetail-80.html

可能每个人小的时候,都会被长辈们问到“长大了想做什么?”的问题,基本上我们都会不假思索地蹦出几个自己感到好奇的职业,虽然是千奇百怪,但可能当时也是满怀信心。当现在再被问及这样的问题时,每个人可能都会陷入思考,因为孩时的兴趣可能大部分已经被转变为业余爱好,而我们还不得不为了维持生计做着一些不怎么喜欢的职业。但是,现实的问题还是摆在我们的面前,五年以后我们会在做什么呢?

很多朋友们在面试的时候也会碰到类似的问题,面试官彷佛漫不经心的一个问题,可能背后隐藏了很多的玄机。对于应聘者来说,在面对这样的问题时,可能还不得不“能动性”地予以巧妙的回答。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假设在面对这样的提问时,面试官期待一种泛泛的回答,他们期望在答案中能够发现候选人对自己的一种前瞻性的规划,能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负责,特别重要的是,候选人的目标能够与公司长远期规划能够匹配。但是,我们仍然尽量避免以下的一些回答误区:

“我希望能够有一天被提升到你的职位”

这种回答可能不会出现,但是也保不准某些愤青自负的人突然激情满怀地蹦出这些惊人之语,尤其是在我们中国,这种答案还是显得有些突兀与尴尬。虽然有些时候这是事实,我们也应该调整我们的谈话技巧予以传递,比如,“我希望能够在五年之后承担更加重要的职责,能够独立管理起一个产品开发团队”,这样的回答听起来就比较舒服与中庸。

“我希望仍然还在为公司服务”

这样的回答,显然反映了候选人的“短视”以及缺乏规划,而且回答在什么地方工作,显然是不甚妥当的一个反映,因为这样的答案会把自己局限在一个“还在公司”或“在别的公司”这两个都不是那么好的答案里面。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回答我们将会从事什么,而不是在哪里。

“在北京,成家立业。。。。”

在回答中,尽量避免涉及到个人生活目标的答案。面试官期望能够获得候选人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回答,而不是个人的生活目标。有一点除外,如果你的个人目标影响到了你的职业发展,你不妨仔细衡量你的答案的有效性,比如,“我希望获得一个MBA的学位以期在职业生涯上获得长足的发展”,这样的答案有利有弊,衡量的标注还是要基于对于应聘公司文化与价值观的了解。

“我希望成为公司的合伙人之一”

这样的答案一般会出现在应聘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这样的企业中,我们都可以抱有愿景与抱负,但是前提是切实可行的。如果参加比如“四大”的校园招聘时,衡量你这样的答案的有效性,因为在这样的行业中,成长为一个合伙人,至少需要十年以上的资历。我并不是反对宏伟的愿景,但是“扫扫一屋”的答案通常比“扫天下”的答案更加保险。

“继续返校深造”

如果你真是有这样的打算的话,在面试中请避免提及。虽然这很可能是你真实的想法,但是对于你获得职位,解决现实的问题是没有多大的好处的。稳定性是每一个面试官希望得到的答案,这也是一个底线,因此,不要跨越这个底线。

“我还不清楚”

无论如何,这样的答案是不可以被接受的。这代表着作为候选人的你对自己缺乏规划,甚至可以从侧面体现出你对于面试的不重视。通常这样的老生常问的问题,每个候选人在跨进面试室之前都应该仔细想好,如果你没有什么比较确切的答案,不妨笼统地予以表达,比如,我想在五年之后我可以通过我在公司获得的工作经验与专业能力继续为公司贡献,与团队紧密合作,为组织的发展出谋划策,如果有机会,我希望能够尝试一些管理性质的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