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网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

1.2网络边缘

网络边缘:

  • 主机和服务器

  • 服务器一般在数据中心

接入网络,物理介质:

  • 有线通信链路

  • 无线通信链路

网络核心:

  • 路由器

  • 网络组成的网络

什么是网络边缘?谈谈网络边缘部分 - 知乎 (zhihu.com)

1.3网络核心

定义:互联因特网组成的分组交换机和链路构成的网状网络(简单来说就是由路由器组成的)

目的:让数据从原路由到达目的路由

功能:分组和转发

方式:分组交换,电路交换

分组交换

定义:它将用户通信的数据划分成多个更小的等长数据段,在每个数据段的前面加上必要的控制信息作为数据段的首部,每个带有首部的数据段就构成了一个分组。

本质:存储转发(将接受的分组暂时存储下来,然后再将信息转发到相应的位置上去)

image-20220502215325665

电路交换

电话(电路)通信分为三个阶段:呼叫建立、通话、呼叫拆除。

image-20220502215313512

分区交换,电路交换区别和优劣

有两家餐馆,一家餐馆甲需要预约,另一家乙餐馆不需要预约,但是没有预约可能到时候没有位置吃不上饭

电路交换就是甲餐厅,预约了以后需要一直占用这个位置,即使你没有去吃饭也要给你占用位置,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这个资源叫做“带宽”,但是呢客户会非常满意,质量得到了保证,所以电路交换就更适合于实时服务,比如通话,视频。

分组交换就是乙餐厅,不用预约直接去,可以让餐厅资源最大化,这个资源也是指“带宽”,成本也低,但是人一多也不会保证你的服务质量

 

再举一个例子:

一共有100kbps

电路交换:支持10个用户并发,所以每个用户都是10kbps

分组交换:假设有35个用户,用户活跃的概率是10%,经过计算有10个一下并发用户的概率是99.96%,

也就是说在有10个人用的话分组交换有99.96%概率跟电路交换是相同的,里面的用户也是相当少的,活跃的也是很少的,相比来说还是分组交换香一点。

(8条消息) 计算机网络(三):网络核心麓山君陌的博客-CSDN博客网络核心区

 

1.4分组交换网中时延,丢包,吞吐量

1.4.1时延:

image-20220502211206473

类型:

处理时延:处理时延就是在分组到达路由器之后,路由器检查分组的首部和决定该分组导向何处所耗费的时间。

排队时延:排队时延就是当分组在链路上面准备传输的时候,链路正在传输其他的分组,因此当前的分组必须进行等待,这就是排队延时。

传输时延:用L比特表示分组的长度,R bps表示传输速率,实际的传输时间就是T = L / R

传播时延:传播时延就是分组在特定的链路中进行传输的时间,接近或者超越光速

image-20220502215344282

传输,传播对比:传输延时,指的是每辆汽车经过收费站耗费时间的总和,传播延时,指的是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长度

传输时延有:L/R是由分组还有链路传输速率来决定,但是传播延时:指的是一个比特从一台路由器到另一台路由器耗费的时间

1.4.2丢包(排队时延的锅)

如果同时到达N个分组,则传输的第一个分组没有排队时延,但是第二个就会有L/R的时延,第N个就是(N-1)*L/R,但是一条链路上的排队队列是有限的,队列满的情况下,路由器会丢掉分组,这个现象就是丢包。

1.4.3吞吐量

吞吐量是指对网络、设备、端口、虚电路或其他设施,单位时间内成功地传送数据的数量(以比特、字节、分组等测量)。

分组交换网络中的延迟、 丢失和吞吐量 - 知乎 (zhihu.com)

1.5协议层次及其服务模型

(1)应用层:支持网络应用,报文传送。主要的协议有HTTP,FTP,SMTP等。 (2)运输层:主机进程间数据段传送。主要协议有TCP,UDP。 (3)网络层:主机间分组传送。主要协议是IP协议,路由协议。 (4)链路层:相邻节点之间的数据帧传送。常用的协议有PPP,Ethernet (5)物理层:物理介质上的比特传送。

image-20220502214353245

上图描述这样一条物理路径:

数据从发送端系统的协议栈向下,沿着中间的链路层的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协议栈上上下下,然后向上达到接收端系统的协议栈。路由器和链路层交换机其实都是分组交换机,与端系统类似,路由器和链路层交换机以多层次的方式组织它们的网络硬件和软件。而路由器和链路层交换机并不实现协议栈中的所有层次。如上图所示,链路层交换机实现了第一层和第二层;路由器实现了第一层到第三层。这意味着因特网路由器能够实现IP协议(一种第三层协议),而链路层交换机则不能。尽管链路层交换机不能识别IP地址,但它们能够识别第二层地址,如以太网地址。值得注意的是,主机实现了所有5个层次,这与因特网体系结构将它的复杂性放在网络边缘的观点是一致的。

上图反映了两个重要过程:封装和解封。在发送主机端,一个应用层报文(application-layer message)(上图中的M)被传送给运输层。在最简单的情况下,运输层收取到报文并附上附加信息,该首部将被接收端的运输层使用。应用层报文和运输层首部信息一道构成了运输层报文段(transport-layer segment)。运输层报文段因此封装了应用层报文。运输层则向网络层传递该报文段,网络层增加了如源和目的端系统地址等网络层首部信息,产生了网络层数据报(network-layer datagram)。该数据报被传送到链路层,链路层会增加自己的首部信息并生成链路层帧。

posted @ 2022-05-02 21:49  爽爽子的秃头生活  阅读(50)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