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1 ···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2011年7月13日
摘要: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7-13 23:14 image eye 阅读(306)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高速缓冲区主要用于解决块设备的慢速度跟CPU的快速度的速度矛盾问题。当进程要读、写块设备时,不是直接写到块设备上的,而是先读写到高速缓冲区,而后就去处理其他事情了,而缓冲区什么时候会把数据写到块设备中(就是数据同步),缓冲区有针对数据块,I节点等的写盘函数,在特定时刻会把缓冲区中的数据写回指定的块设备中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7-13 23:14 image eye 阅读(300)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有一些系统调用是通过获得I节点的信息而产生的。画一张图,让自己看的更清楚。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7-13 23:03 image eye 阅读(249)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sleep_on函数用在当进程因等待某个资源,而把自己挂起的函数,wake_up函数则是用于当资源释放后,把最后等待这个资源进程唤醒,但是能否执行,则要看这个进程的优先级是否足够高而得到CPU的执行。sleep_on/wake_up在执行时会形成等会,唤醒的队列,这个队列是隐式的,画出图来才比较好理解。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7-13 23:01 image eye 阅读(1254)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逻辑地址是程序源码编译后所形成的跟实际内存没有直接联系的地址,即在不同的机器上,使用相同的编译器来编译同一个源程序,则其逻辑地址是相同的,但是相同的逻辑地址,在不同的机器上运行,其生成的线性地址又不相同,因为把逻辑地址转换成线性地址的公式是线性地址=段基址*16+偏移的逻辑地址,而段基址由于不同的机器其任务不同,其所分配的段基址(线性地址)也会不相同,因此,其线性地址会不同。即使,对于转换后线性地址相同的逻辑地址,也因为在不同的任务中,而不同的任务有不同的页目录表和页表把线性地址转换成物理地址,因此,也不会有相同的物理地址冲突。注意的是,源码编译后生成的地址,只是偏移的地址,而形成逻辑地址的[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7-13 22:44 image eye 阅读(4269)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从路径名获得文件I节点的流程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7-13 22:26 image eye 阅读(231)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7-13 16:03 image eye 阅读(608)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fork是创建新进程时的系统调用,它会遵循系统调用的流程,只是这个系统调用的是系统调用表中的sys_fork()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7-13 11:37 image eye 阅读(751)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根文件系统,就是根的文件系统,首先它必须先是一个文件系统,之后才是根的文件系统,比如男人之于人。文件系统,就是用来组织文件的系统,其实反过来理解更容易,就是操作系统按照什么样的格式去访问,获取存储在磁盘中的文件(即必须按照文件系统规定的格式去访问磁盘文件)。文件系统按照一种格式存储文件,那么操作系统也只能按照这种格式的去访问,获取文件。比如,linux0.11中的minix1.0文件系统,它按照引导块/超级块/I节点位图/逻辑块位图/I节点表/逻辑块的格式来组织磁盘的,当你需要获得一个文件存储在磁盘中的某个位置,你必须先要找到这个文件的I节点,再通过I节点中的i_zone[]所记录的文件在逻辑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7-13 11:24 image eye 阅读(729)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执行main主函数的流程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7-13 10:03 image eye 阅读(545) 评论(0) 推荐(0) 编辑
上一页 1 ··· 6 7 8 9 10 1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