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HTML5(一)
谈到HTML给人的感觉无非就是一些标记,一直HTML尽管到4了,还是感觉是那么的默默无闻,我们做Web开发,几乎时时在用,但是一直遗忘着。Html5不一样,她让为人耳目一新,为之一振。HTML5让人感觉不再是简单的标记,代表着一种新生的事物,在这个潮尖不探索一下怎么不遗憾呢?
谈HTML5先回顾一下历史谈谈HTML的发展。(以下的概念来自于维基百科)
HTML超文本置标语言(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是为“网页创建和其它可在网页浏览器中看到的信息”设计的一种置标语言。HTML被用来结构化信息——例如标题、段落和列表等等,也可用来在一定程度上描述文档的外观和语义。由蒂姆·伯纳斯-李给出原始定义,由IETF用简化的SGML(标准通用置标语言)语法进行进一步发展的HTML,后来成为国际标准,由万维网联盟(W3C)维护。
超文本置标语言(第一版)——在1993年6月发为互联网工程工作小组(IETF)工作草案发布(并非标准)。
HTML 2.0——1995年11月作为RFC 1866发布,在RFC
2854于2000年6月发布之后被宣布已经过时
HTML 3.2——1996年1月14日,W3C推荐标准
HTML 4.0——1997年12月18日,W3C推荐标准
HTML 4.01(微小改进)——1999年12月24日,W3C推荐标准。ISO/IEC 15445:2000(“ISO HTML”)——2000年5月15日发布,基于严格的HTML 4.01语法,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的标准。
这是HTML的大体发展历程,这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就是XHTML,至于它怎么样的呢,其实是这样的:XHTML是“3种HTML 4文件根据XML 1.0标准重组”而成的。 而W3C亦继续建议使用HTML 4.01和积极地研究HTML5及XHTML的计划。 于2002年8月发表的XHTML 1.0 的建议中,W3C指出XHTML家族将会是Internet的新阶段。而转换使用XHTML可以令开发人员接触XML和其好处,并可以确保以XHTML开发的网页于未来的相容性。
关于HTML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DHTML”
动态HTML(Dynamic HTML,简称DHTML、DHML)是一种通过结合HTML、用户端脚本语言(Client Side Script,如JavaScript)、串接样式表(CSS)和文件物件模型(DOM)来创建动态网页内容的方法。值得一提的DHTML不是HTML的发展,只是一个补充。
了解了这些,HTML5终于是出场的时间了。先列出一个公式:HTML5=HTML4+DOM+API+X。这个X具体什么呢:
以下列出HTML5和HTML4的不同
· 新的解析顺序:不再基于SGML
· 新的元素:section,
video, progress, nav, meter, time, aside, canvas, command, datalist, details,
embed, figcaption, figure, footer, header, hgroup, keygen, mark, output, rp,
rt, ruby, source, summary, wbr
· input元素的新属性:日期和时间,email, url
· 新的通用属性:ping(用於a與area), charset(用於meta),
async(用於script)
· 全局属性:id,
tabindex, repeat
· 移除元素:acronym,
applet, basefont, big, center, dir, font, frame, frameset, isindex, noframes,
s, strike, tt, u
特别HTML5支持异常控制。HTML5(text/html)浏览器将在错误语法的处理上更加灵活。HTML5在设计时保证旧的浏览器能够安全地忽略掉新的HTML5代码。与HTML4.01相比,HTML5给出了解析的详细规则,力图让不同的浏览器即使在发生语法错误时也能返回相同的结果
HTML5的特性还很多:
本地存储(Offline & Storage)
设备通用(Device Access)
Web Socket支持(Connectivity)
多媒体(Multimedia)
三维、图形和特效(3D/Graphics/Effects)
这些都在以后的探索中结合实例具体解说,这是学习的第一课,先来一个轮廓,其实我心里已经很期待下文了。
本文属于个人日常学习总结之用,所有的资料都来自于网络。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