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周总结
1. VMware软件下载安装及系统安装教程
1.1 VMware软件下载与安装
- 下载VMware Workstation Pro:
- 访问VMware官方网站:VMware Workstation Pro
- 点击“下载”按钮,选择适合您操作系统的版本(如Windows或Linux)
- 注册并登录VMware账户以获取下载链接
- 安装VMware Workstation Pro:
- 下载完成后,运行安装程序(如
VMware-Workstation-Full-<version>.exe) - 按照安装向导的提示进行操作,接受许可协议,选择安装路径,完成安装
- 安装完成后,启动VMware Workstation Pro
- 下载完成后,运行安装程序(如
1.2 安装Rocky Linux系统
-
下载Rocky Linux ISO文件:
- 访问Rocky Linux官方网站:Rocky Linux
- 在下载页面找到最新版本的ISO文件并下载
-
创建虚拟机:
-
打开VMware Workstation,点击“创建新的虚拟机”
![image]()
-
选择“自定义”,点击“下一步”
-

- 选择“稍后安装操作系统”,点击“下一步”

- 选择操作系统类型为“Linux”,版本选择“centos8”,点击“下一步”

- 设置虚拟机名称和存储位置,点击“下一步”

-
设置处理器和内核数量,点击“下一步”
-
设置虚拟机内存,点击”下一步“
-
设置网络类型,点击”下一步“
-
设置控制器类型,点击”下一步“
-
设置磁盘类型,点击”下一步“
-
设置选择磁盘,点击”下一步“
-
设置磁盘大小,点击”下一步“
-
完成虚拟机创建
-
在虚拟机设置中,将ISO文件挂载到虚拟机的CD/DVD驱动器

-
启动虚拟机,选择“Install Rocky Linux”,按
Enter键 -
按照安装向导的提示进行操作,包括选择语言、时区、磁盘分区、网络配置等
-
完成安装后重启虚拟机,进入Rocky Linux系统
1.3 安装Ubuntu系统
- 下载Ubuntu ISO文件:
- 访问Ubuntu官方网站:Ubuntu
- 下载桌面版或服务器版ISO文件
- 创建虚拟机:
- 重复上述创建Rocky Linux虚拟机的步骤,但选择操作系统类型为“Ubuntu Linux”
- 安装Ubuntu:
- 启动虚拟机,选择“Install Ubuntu”,按
Enter键 - 按照安装向导的提示进行操作,包括选择语言、键盘布局、磁盘分区、网络配置等
- 完成安装后重启虚拟机,进入Ubuntu系统
- 启动虚拟机,选择“Install Ubuntu”,按
1.4 使用远程工具通过IP登录系统
以xshell为例:
-
下载并安装xshell:
- 下载并安装xshell
-
获取虚拟机IP地址:
-
在虚拟机中,运行以下命令获取IP地址:
ip addr -
找到类似
10.0.0.x的IP地址
-
-
使用xshell登录:
- 打开xshell,点击新建会话,输入IP地址
- 选择用户身份验证,填写用户名和密码
- 点击确定,即可通过远程IP登录系统
2. 什么是Shell以及常见的Shell
2.1 Shell的定义
Shell是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接口,它接收用户输入的命令并将其传递给操作系统执行,同时将执行结果返回给用户
2.2 常见的Shell
- Bash (Bourne Again Shell):
- 最常用的Shell,功能强大,支持脚本编写和命令行编辑
- 默认安装在大多数Linux发行版中
- Sh (Bourne Shell):
- 最早的Unix Shell,功能较为基础,是Bash的前身
- Tcsh (TENEX C Shell):
- 基于C Shell,支持命令行编辑和历史记录
- Zsh (Z Shell):
- 功能类似于Bash,但提供了更强大的自动补全和脚本功能
- Fish (Friendly Interactive Shell):
- 现代Shell,语法简洁,支持自动语法高亮和智能补全
3. Linux常用基本命令及帮助文档查看方法
3.1 常用基本命令
-
ls:列出目录内容ls -l # 以长格式显示文件和目录信息 -
cd:切换目录cd /path/to/directory -
pwd:显示当前工作目录pwd -
mkdir:创建目录mkdir new_directory -
rm:删除文件或目录rm file.txt rm -r directory # 递归删除目录 -
cp:复制文件或目录cp file.txt /path/to/destination cp -r directory /path/to/destination -
mv:移动或重命名文件或目录mv file.txt /path/to/destination mv old_name new_name -
touch:创建空文件或更新文件时间戳touch new_file.txt -
cat:查看文件内容cat file.txt -
grep:搜索文本内容grep "search_term" file.txt
3.2 查看帮助文档
-
man命令:查看命令的手册页
man ls -
--help选项:许多命令支持
--help选项,提供简要帮助信息ls --help -
info命令:提供更详细的帮助信息
info ls
4. Linux文件系统目录结构及功能
4.1 标准目录结构
-
/(根目录):文件系统的最顶层目录
-
/bin:存放用户常用命令(如
ls、cp等) -
/sbin:存放系统管理员使用的命令(如
fdisk、mount等) -
/etc:存放系统配置文件(如
/etc/passwd、/etc/network/interfaces) -
/usr:存放用户程序和文件
包括
/usr/bin(用户命令)、/usr/lib(库文件)、/usr/share(共享数据)等 -
/var:存放可变数据文件(如日志文件
/var/log、邮件/var/mail等) -
/home:普通用户的主目录,每个用户有自己的子目录
-
/root:超级用户(root)的主目录
-
/tmp:存放临时文件,通常在系统重启时清空
-
/boot:存放启动文件(如
vmlinuz、initrd.img等) -
/dev:存放设备文件(如
/dev/sda、/dev/tty等) -
/media:用于挂载外部存储设备(如USB驱动器)
-
/mnt:用于临时挂载文件系统
5. 文件操作常见命令
5.1 文件操作命令
-
touch:创建空文件或更新文件时间戳
touch new_file.txt -
cat:查看文件内容
cat file.txt -
less、more:分页查看文件内容
less file.txt more file.txt -
head、tail:查看文件的前几行或后几行
head -n 5 file.txt # 查看前5行 tail -n 5 file.txt # 查看后5行 -
grep:在文件中搜索特定内容
grep "search_term" file.txt
5.2 文件夹操作命令
-
mkdir:创建目录
mkdir new_directory -
rmdir:删除空目录
rmdir empty_directory -
rm -r:递归删除目录
rm -r directory -
mv:移动或重命名目录
mv old_directory new_directory -
cp -r:递归复制目录
cp -r source_directory destination_directory
6. 文件元数据及硬链接与软链接的区别
6.1 文件元数据
文件元数据包括文件的权限、所有者、时间戳等信息,可以通过以下命令查看:
ls -l
6.2 硬链接与软链接
-
硬链接:
-
直接指向文件的物理位置
-
不占用额外磁盘空间
-
不能跨文件系统,不能链接目录
-
示例:
ln source_file hardlink
-
-
软链接(符号链接):
-
类似于Windows中的快捷方式
-
可以跨文件系统,可以链接目录
-
示例:
ln -s /path/to/source_file symlink
-
-
区别:
- 硬链接直接指向文件的inode,删除原文件后硬链接仍然可用
- 软链接指向文件的路径,如果原文件被删除,软链接会失效
7. 通配符、管道、重定向
7.1 通配符
-
*:匹配任意数量的字符
ls *.txt # 匹配所有以.txt结尾的文件 -
?:匹配任意单个字符
ls file?.txt # 匹配file1.txt、file2.txt等 -
[]:匹配指定范围的字符
ls file[1-3].txt # 匹配file1.txt、file2.txt、file3.txt
7.2 管道(|)
将一个命令的输出作为另一个命令的输入
```
ps aux | grep "process_name" # 查找进程
```
7.3 重定向
-
>:将输出重定向到文件(覆盖)
echo "Hello" > file.txt -
>>:- 将输出追加到文件
echo "World" >> file.txt -
2>:将错误输出重定向到文件
command 2> error.log -
&>:将标准输出和错误输出重定向到文件
command &> output.log
8. Linux用户和用户组相关知识点及操作命令
8.1 用户和用户组
- 用户:
- 每个用户都有唯一的用户ID(UID)和用户名
- 用户信息存储在
/etc/passwd文件中
- 用户组:
- 用户组用于管理多个用户的权限
- 用户组信息存储在
/etc/group文件中
8.2 常见操作命令
-
useradd:创建新用户
useradd newuser -
usermod:修改用户属性
usermod -aG groupname username # 将用户添加到用户组 -
userdel:删除用户
userdel username -
groupadd:创建用户组
groupadd newgroup -
groupmod:修改用户组属性
groupmod -n newname oldname -
groupdel:删除用户组
groupdel groupname -
passwd:设置用户密码
passwd username
9. 文件权限管理
9.1 权限位
- 读(r):允许查看文件内容或目录列表
- 写(w):允许修改文件内容或目录中的文件
- 执行(x):允许运行文件或进入目录
9.2 设置权限
-
chmod:修改文件或目录的权限
chmod 755 file.txt # 设置权限为rwxr-xr-x -
chown:修改文件或目录的所有者
chown username:groupname file.txt -
chgrp:修改文件或目录的用户组
chgrp groupname file.txt
9.3 特殊权限
-
setuid(SUID):允许用户以文件所有者的权限运行文件
chmod u+s file.txt -
setgid(SGID):允许用户以文件所属用户组的权限运行文件
chmod g+s file.txt -
sticky bit:防止用户删除其他用户的文件
chmod +t directory
9.4 ACL(访问控制列表)
-
设置ACL:
setfacl -m u:username:rwx file.txt -
查看ACL:
getfacl file.txt -
删除ACL:
setfacl -x u:username file.txt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