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香满屋
站在牛顿头上吃苹果

HTTP协议:

http协议是基于tcp协议的,tcp协议是流式协议,包头部分可以通过多出的\r\n来分界,包体部分如何分界呢?这是协议本身要解决的问题。目前一般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就是在包头中有个content-Length字段,这个字段的值的大小标识了POST数据的长度,服务器收到一个数据包后,先从包头解析出这个字段的值,再根据这个值去读取相应长度的作为http协议的包体数据。

TCP: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
 

RESTful API (http+json):

什么叫做理解RESTful架构?(学习网址阮一峰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1/09/restful.html)

答:就是目前最流行的一种互联网软件架构。它结构清晰、符合标准、易于理解、扩展方便,所以正得到越来越多网站的采用。

总结一下什么是RESTful架构:
  (1)每一个URI代表一种资源;
  (2)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递这种资源的某种表现层,比如用JSON,XML,JPEG等;
  (3)客户端通过四个HTTP动词,对服务器端资源进行操作,实现"表现层状态转化"。
URL定位资源,用HTTP动词(GET,POST,DELETE,DETC)描述操作。
用HTTP协议里的动词来实现资源的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即通过HTTP动词来实现资源的状态扭转:
  GET 用来获取资源,
  POST 用来新建资源(也可以用于更新资源),
  PUT 用来更新资源,
  DELETE 用来删除资源。
 
扩展:
URI包括URL和URN两个类别,URL是URI的子集,所以URL一定是URI,而URI不一定是URL

URI = Universal Resource Identifier 统一资源标志符,用来标识抽象或物理资源的一个紧凑字符串。
URL = Universal Resource Locator 统一资源定位符,一种定位资源的主要访问机制的字符串,一个标准的URL必须包括:protocol、host、port、path、parameter、anchor。
URN = Universal Resource Name 统一资源名称,通过特定命名空间中的唯一名称或ID来标识资源。

 

 举个通俗的例子:

个人的身份证号就是URN,个人的家庭地址就是URL,URN可以唯一标识一个人,而URL可以告诉邮递员怎么把货送到你手里。

具体例子有:http://blog.csdn.net/koflance是个URL,通过这个网址可以告诉CDN找到我的博客所在地,并且还告诉用HTTP协议访问,而isbn:0-395-36341-1是RUN,一个国际标准书号,可以唯一确定哪本书。

RPC:

进程间通信(IPC,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指至少两个进程或线程间传送数据或信号的一些技术或方法。进程是计算机系统分配资源的最小单位。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的一部分独立的系统资源,彼此是隔离的。为了能使不同的进程互相访问资源并进行协调工作,才有了进程间通信。这些进程可以运行在同一计算机上或网络连接的不同计算机上。 进程间通信技术包括消息传递、同步、共享内存和远程过程调用。 IPC是一种标准的Unix通信机制。

有两种类型的进程间通信(IPC)。

  • 本地过程调用(LPC)LPC用在多任务操作系统中,使得同时运行的任务能互相会话。这些任务共享内存空间使任务同步和互相发送信息。
  • 远程过程调用(RPC)RPC类似于LPC,只是在网上工作。RPC开始是出现在Sun微系统公司和HP公司的运行UNIX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中。

为什么RPC呢?就是无法在一个进程内,甚至一个计算机内通过本地调用的方式完成的需求,比如比如不同的系统间的通讯,甚至不同的组织间的通讯。由于计算能力需要横向扩展,需要在多台机器组成的集群上部署应用

RPC的核心并不在于使用什么协议。RPC的目的是让你在本地调用远程的方法,而对你来说这个调用是透明的,你并不知道这个调用的方法是部署哪里。通过RPC能解耦服务,这才是使用RPC的真正目的。RPC的原理主要用到了动态代理模式,至于http协议,只是传输协议而已。简单的实现可以参考spring remoting,复杂的实现可以参考dubbo。

简单的说,

  • RPC就是从一台机器(客户端)上通过参数传递的方式调用另一台机器(服务器)上的一个函数或方法(可以统称为服务)并得到返回的结果。
  • RPC 会隐藏底层的通讯细节(不需要直接处理Socket通讯或Http通讯) RPC 是一个请求响应模型。
  • 客户端发起请求,服务器返回响应(类似于Http的工作方式) RPC 在使用形式上像调用本地函数(或方法)一样去调用远程的函数(或方法)。

RPC框架:

  • Call ID映射。我们怎么告诉远程机器我们要调用Multiply,而不是Add或者FooBar呢?在本地调用中,函数体是直接通过函数指针来指定的,我们调用Multiply,编译器就自动帮我们调用它相应的函数指针。但是在远程调用中,函数指针是不行的,因为两个进程的地址空间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在RPC中,所有的函数都必须有自己的一个ID。这个ID在所有进程中都是唯一确定的。客户端在做远程过程调用时,必须附上这个ID。然后我们还需要在客户端和服务端分别维护一个 {函数 <--> Call ID} 的对应表。两者的表不一定需要完全相同,但相同的函数对应的Call ID必须相同。当客户端需要进行远程调用时,它就查一下这个表,找出相应的Call ID,然后把它传给服务端,服务端也通过查表,来确定客户端需要调用的函数,然后执行相应函数的代码。
  • 序列化和反序列化。客户端怎么把参数值传给远程的函数呢?在本地调用中,我们只需要把参数压到栈里,然后让函数自己去栈里读就行。但是在远程过程调用时,客户端跟服务端是不同的进程,不能通过内存来传递参数。甚至有时候客户端和服务端使用的都不是同一种语言(比如服务端用C++,客户端用Java或者Python)。这时候就需要客户端把参数先转成一个字节流,传给服务端后,再把字节流转成自己能读取的格式。这个过程叫序列化和反序列化。同理,从服务端返回的值也需要序列化反序列化的过程。
  • 网络传输。远程调用往往用在网络上,客户端和服务端是通过网络连接的。所有的数据都需要通过网络传输,因此就需要有一个网络传输层。网络传输层需要把Call ID和序列化后的参数字节流传给服务端,然后再把序列化后的调用结果传回客户端。只要能完成这两者的,都可以作为传输层使用。因此,它所使用的协议其实是不限的,能完成传输就行。尽管大部分RPC框架都使用TCP协议,但其实UDP也可以,而gRPC干脆就用了HTTP2。Java的Netty也属于这层的东西。

目前有很多Java的RPC框架,有基于Json的,有基于XML,也有基于二进制对象的。

论复杂度,RPC框架肯定是高于简单的HTTP接口的。但毋庸置疑,HTTP接口由于受限于HTTP协议,需要带HTTP请求头,导致传输起来效率或者说安全性不如RPC

 

 

参考网站是:https://www.jianshu.com/p/b0343bfd216e

posted on 2019-10-29 16:49  蔡香满屋  阅读(1065)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