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
HTML新增标签?
1、header元素bai
表示du页面中一zhi个内容区块或真个页dao面的zhuan标题。
2、hgroup元素
表示对真个页面或页面中的一个内容区块的标题进行组合。
3、article元素
表示页面中一块与上下文不相关的独立内容。比如一篇文章。
4、aside元素
表示article元素内容之外的、与article元素内容相关的辅助信息。
5、footer元素
2-H5新增的布局标签
header标签:头部标签
footer标签:底部标签
section标签:区块标签
aside标签:侧边栏标签
nav(navigator)标签:导航标签、
3-行内元素和块级元素的区别
1.行内元素的特点:
① 行内元素只能容纳文本或者其他行内元素
② 宽度只与内容有关
③ 和其他元素都在一行上
高,行内及外边距和内边距部分可以改变。
二,块级元素具有以下特点:
1) 高度,行高以及外边距和内边距都可控制。
2) 总是在新行上开始,占据一整行。
3) 他可以容纳内联元素和其他块级元素。
4) 宽度始终与浏览器的宽度一样,与内容无关。
三,区别有三个:
1行内元素与块级元素直观上的区别
行内元素会在一条直线上排列,都是同一行,水平方向排列。
块级元素各占据一行,垂直方向排列。块级元素从新行开始结束接着一个断行。
2块级元素可以包含行内元素和快进元素。行内元素不能包含块级元素。
3行内元素与块级元素属性的不同,主要是盒模型属性上。
行内元素设置width无效,height无效(可以设置line-height),margin上下无效,padding上下无效。
行内元素的padding左右有效,但是由于设置padding上下占页面空间,无法显示效果,所以无效,其margin-top和padding-bottom上下会合并,所以不建议使用。
readonly属性规定输入字段为只读。
只读字段是不能修改的,不过,用户任然可以使用tab健切换字段,还可以选中或烤贝其文本。
readonly属性可以防止用户对值进行修改,直到满足某些条件为止(比如选中了一个复选框)。然后,需要使用JavaScript消除readonly值,将输入字段切换到可编辑状态。
Disabled属性规则应该禁用input元素
被禁用的input元素即不可用,也不可点击。可以设置disabled属性,直到满足某些其他的条件为止(比如选择了一个复选框)。然后,就需要通过JavaScript来删除disabled值,将input元素的值切换为可用。
对于可替换元素(如 img、input、select 等),标准并没有清晰定义,这也导致了浏览器实现的差异性。
1使用JQuery的before,after方法:
javascript$('.target').after('<img src="..." />');
2伪造content
给img这类标签添加content属性,输入一些无意义的文本,让浏览器认为标签含有content。
可以,伪元素
列如:before::after伪元素,用于在css渲染中向元素的头部或尾部插入内容,它们不受文档的约束,也不影响文档本身,只影响最终样式,这些添加的内容不会出现在DOM中,仅仅是css渲染层中加入。
事实上,伪元素,可以被浏览器渲染,但本身并不是DOM元素,它不存在于文档中,所以JS无法操作它,而JQuery的选择器都是基于DOM元素的,因此也并不能直接操作伪元素。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