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 聚类

目前已知matlab的聚类方法有三种:

一、利用 clusterdata函数对样本数据进行一次聚类,其缺点为可供用户选择的面较窄,不能更改距离的计算方法;

二、层次聚类,该方法较为灵活,需要进行细节了解聚类原理,具体需要进行如下过程处理

(1)找到数据集合中变量两两之间的相似性和非相似性,用pdist函数计算变量之间的距离;

(2)用 linkage函数定义变量之间的连接;

(3)用 cophenetic函数评价聚类信息;

(4)用cluster函数创建聚类。

三、划分聚类,包括K均值聚类和K中心聚类,同样需要系列步骤完成该过程,要求使用者对聚类原理和过程有较清晰的认识。

 

1.Matlab中相关函数介绍

 1.1 pdist函数

 调用格式:Y=pdist(X,’metric’)

说明:用 ‘metric’指定的方法计算 X 数据矩阵中对象之间的距离。

 X:一个m×n的矩阵,它是由m个对象组成的数据集,每个对象的大小为n。

metric’取值如下:

‘euclidean’:欧氏距离(默认);

‘seuclidean’:标准化欧氏距离;

‘mahalanobis’:马氏距离;

‘cityblock’:布洛克距离;

‘minkowski’:明可夫斯基距离;

‘cosine’:余弦

‘correlation’:相关系数

‘hamming’:汉明距离

‘jaccard’:jaccard相似性系数

‘chebychev’:Chebychev距离。

  Y:输出,m个对象中两两之间的距离,为一个行向量,长度为

 

1.2 squareform函数

调用格式:Z=squareform(Y,..)

说明: 强制将距离矩阵从转化为对角线元素全是零且对称的方阵形式,或从对角线元素全是零且对称的方阵形式转化为一个行向量。

 

1.3 linkage函数

调用格式:Z=linkage(Y,’method’)

说 明:用‘method’参数指定的算法计算系统聚类树。

 Y:pdist函数返回的距离向量;

'method':可取值如下:

‘single’:最短距离法(默认);

‘complete’:最长距离法;

‘average’:未加权平均距离法;

‘weighted’: 加权平均法;

‘centroid’: 质心距离法;

‘median’:加权质心距离法;

‘ward’:内平方距离法(最小方差算法)

返回:Z为一个包含聚类树信息的(m-1)×3的矩阵。

Z=linkage(Y)
Z =
     3.0000     4.0000     0.2228
     2.0000     5.0000     0.5401
     1.0000     7.0000     1.0267
     6.0000     9.0000     1.0581
     8.0000    10.0000     1.3717

Z数组的前两列是索引下标列,最后一列是距离列。例如上例中表示在产生聚类树的计算过程中,第3和第4点先聚成一类,他们之间的距离是0.2228,以此类推。要注意的是,为了标记每一个节点,需要给新产生的聚类也安排一个标识,MATLAB中会将新产生的聚类依次用m+1,m+2,....依次来标识。比如第3和第4点聚成的类以后就用7来标识,第2和第5点聚成的类用8来标识,依次类推。

通过linkage函数计算之后,实际上二叉树式的聚类已经完成了。只是这个数据数组不大好看,可以用dendrogram(Z)来可视化聚类树。

 

1.4 dendrogram函数

调用格式:[H,T,…]=dendrogram(Z,p,…)

说明:生成只有顶部p个节点的冰柱图(谱系图)。

  

1.5 cophenet函数

调用格式:c=cophenetic(Z,Y)

说明:利用pdist函数生成的Y和linkage函数生成的Z计算cophenet相关系数。

 

 1.6 cluster 函数

调用格式:T=cluster(Z,…)

说明:根据linkage函数的输出Z 创建分类。

  

1.7 clusterdata函数

调用格式有两种:1)T=clusterdata(X,cutoff);

        2)T=clusterdata(X,param1,val1,param2,val2,...)

  说明:根据数据创建分类。

1)T=clusterdata(X,cutoff);

  当0<cutoff<2时,T=clusterdata(X,cutoff)与下面的一组命令等价:

  Y=pdist(X,’euclid’);

  Z=linkage(Y,’single’);

  T=cluster(Z,'cutoff',cutoff);

   当cutoff是个不小于2的整数时,T=clusterdata(X,cutoff)与下面的一组命令等价:

  Y=pdist(X,’euclid’);

  Z=linkage(Y,’single’);

  T=cluster(Z,'maxclust',cutoff);

 2)T=clusterdata(X,param1,val1,param2,val2,...)的选择空间更大些,参数参照如下表:

 

2. Matlab程序

2.1 一次聚类法

X=[11978 12.5 93.5 31908;…;57500 67.6 238.0 15900];

T=clusterdata(X,0.9)

  

2.2 分步聚类(二三均适用其流程)

 Step1 寻找变量之间的相似性

用pdist函数计算相似矩阵,有多种方法可以计算距离,进行计算之前最好先将数据用zscore函数进行标准化。

X2=zscore(X); %标准化数据

Y2=pdist(X2); %计算距离

  

Step2 定义变量之间的连接

Z2=linkage(Y2);

 

Step3 评价聚类信息

C2=cophenet(Z2,Y2); //0.94698

 

Step4 创建聚类,并作出谱系图

T=cluster(Z2,6);

H=dendrogram(Z2);

posted @ 2013-07-12 20:11  紫巅草  阅读(433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