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C科技.NET

从学会做人开始认识这个世界!http://volnet.github.io

导航

《硅谷之谜》读书笔记

 

过年读了一些书,发现收获不是很多,原因不是书不好,而是自己方法不对。花了时间,但是最后还是收获不多。
程序员嘛,始终还是喜欢用系统性的方法去解决一些问题,于是我决定一边阅读一边记笔记,先把一本书读薄,再通过思考将一本书读厚。
《硅谷之谜》是第一本我用这个方法来阅读的书,希望这篇读书笔记能够帮到您。
读书笔记由本人独立整理,难免有未能完整诠释作者原意之处,请购买原书,支持作者、支持正向价值传递。

 

序言

“八叛徒”出逃肖克利半导体公司,并创立了仙童半导体公司(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派生出近百家公司,包括著名的英特尔。凭借这种叛逆的行为,才形成了硅谷地区的半导体产业。

2011年加州政府起诉苹果、谷歌、英特尔和Adobe四家公司之间不互相挖角,以鼓励这种叛逆行为。

1、叛逆精神;2、社会对叛逆精神的宽容;3、多元文化;4、追求卓越拒绝平庸;5、对失败的宽容,这些特质是硅谷成功的关键。

工业时代的科学基础:牛顿力学,强调面对未来的确定性和可预测性,经典的泰勒科学管理方法其实就是牛顿力学的方法论在工业时代管理上的应用。

信息时代的科学基础: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成为社会发展和商业活动的主流特征。过去的管理方法不适合新时代的要求。信息时代的科学基础是三论: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

前言

硅谷从来没有出现过保护现有产业的举措,而是通过市场的力量,不断淘汰旧的行业,把有限的资源让给那些竞争力更强、利润率更高的企业。硅谷也在淘汰过时的人员,从全世界吸收新鲜血液。因此在硅谷地区形成了只有卓越才能生存的文化。

第一章 硅谷的奇迹

第一节 硅谷的明星公司

  • 仙童:派生了92家公司,30多家是上市公司

  • 英特尔:最著名的产品CPU统领了PC时代

  • 苹果:最伟大的消费电子产品公司,不断拿出给人惊喜的卓越产品

  • 甲骨文:第一家“卖软件”的公司、不断并购进入新的业务领域

  • Sun:StanfordUniversity Network Workstation(取首字母),成立的第一个季度就开始盈利

  • 思科:SanFrancisco 斯坦福大学的两名教师,为了方便谈恋爱,设计了“多协议路由器”的网络设备,将斯坦福校园网内不兼容的计算机局域网集成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统一的网络。2000年3月24日思科股票的交易金额超过了整个中国股市。

  • 雅虎:互联网的代名词,定义了互联网的运营模式——免费、开放和营利

  • Google:技术最好的公司,2013年Google的净利润相当于亚马逊、Facebook、雅虎、eBay、阿里巴巴、腾讯和百度等公司利润之和。

  • Facebook:2.0时代的代表,智能手机出现之前几乎是唯一一家在互联网上发布应用软件的平台。

  • 基因泰克:每一种新药物平均投入10亿美元,被誉为生物制药领域的科技公司。

  • 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一个从来都没有做过汽车的年轻人

  • Instragram:2010年刚成立时,当年的用户数量还只有100万,仅过了18个月用户数量就猛增至3000万,同年(2012)Facebook以10亿美金收购。

  • WhatsApp:高达200亿美元的收购价。

  • Youtube:被Google收购。

  • Nest(智能家居公司):被Google收购。

  • Twitter:140个字节的限定让其具备了最快捷新闻传输的通道。

  • Snapchat:提供类似“阅后即焚”的朋友圈功能,2014年用户数量超1亿,公司估值100亿。

它们的产品都能把握住人类的一些共性,而与国籍、文化背景无关,它们都在改变世界。

第二节 硅谷的顶尖大学

斯坦福大学:宽松的学术环境和当地舒适的气候吸引了很多世界知名学者来这里任教。医学、法学、工程和工商管理四个对社会影响力较大的专业中,斯坦福大学都能位列全美同类学院前三名。其毕业生中产生了各个领域的名人,当然最引以为豪的还是培养出了大批的实业家。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曼哈顿计划中伯克利师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的排名中一度超过哈佛大学排名第一。拥有3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甚至超过了斯坦福大学。伯克利人的特点是在创业的主动性上与斯坦福人的不同。他们在自己的积累(特别是技术积累)“做足”之后创业,而斯坦福人则会为了创业而寻找技术。同时伯克利大学和美国一些自由主义思潮都有关系,比如20世纪60年代的嬉皮士文化和反越战运动。特别是嬉皮士运动代表了一种平等和自由的价值观。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只有医学院。在生物医药方面孵化出了类似基因泰克这样的公司。

第三节 硅谷的风险投资

凯鹏华盈、红杉资本、NEA、日本软银、俄罗斯DST,在硅谷的风险投资都非常成功。风险投资正是要求一代代的投资人恪守这些与利益不直接挂钩的风格(如红杉总是投哪些创始人团队至少包括一名第一代移民的公司,凯鹏华盈总是投那些能够改变世界却未必会很快盈利的企业),才使得硅谷的风投特别成功。

第四节 硅谷的产业变迁

硅谷的产业变迁从最初的半导体工业到后来的计算机、互联网到生物制药。硅谷的特色首先是充分利用IT技术,第二是做到在自己的行业里领先于世界。

 

第二章 宛若似真的分析

 

作者列举了各种常见的错误观点,或者在作者看来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其实并不是硅谷成功的主因。

第一节 硅谷成功的气候说

硅谷属于地中海气候,全年只有冬夏两季,气候宜人,令人舒适。甚至有专门的分析指出风险投资成功回报率,硅谷远比阴冷多雨的西雅图高得多。但是作者反证了欧洲的地中海,希腊、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的经济却远不如气候条件寒冷的德国和北欧国家。

第二节 斯坦福之说

硅谷成功的企业多是互联网企业,他们是在硅谷的第二阶段才发展出来的。斯坦福不可否认存在贡献但是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大。在硅谷诞生的早期大部分人才来自于其他地区的大学。硅谷和斯坦福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与其说是斯坦福造就了硅谷不如说是硅谷造就了斯坦福。另外,如果说好大学的附近能够产生科技园,那么波士顿地区就成为这一论点的反例。

第三节 风险投资说

从风险投资的起源和早期发展来看,美国东部的风险投资比硅谷的发展更早,而且规模更大。其他地区的资金在硅谷所获的的回报率远高于在本土所获的的回报率(如软银和DST)。风险投资的作用在于以少量的钱撬动很大的杠杆,但是现在中国很多投资人“乱撒胡椒面”的做法则不是高效的投资方法。

第四节 政府扶持说

首先地方政府不负责税收,减免税收一说就不合常理。其次,美国政府崇尚自由经济,历史上由政府扶持的项目都发展缓慢,硅谷事实上并没有从政府领到过钱。最后,美国政府在科技领域的投入导致产生的诸多科研成果确实对硅谷有帮助,但是这些新技术成果是向全社会开放的,并没有特别地眷顾硅谷。

第五节 知识产权保护说

硅谷在专利的数量上在全美并不突出。专利是把双刃剑,而硅谷的公司并不热衷于申请它们,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前十名中硅谷的公司占了6席,但是专利的申请数量上,却排不上前10。说明在整个美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并非硅谷的特质,也不是让硅谷长盛不衰的决定性因素。

第六节 波士顿地区并没有出现硅谷

波士顿地区拥有很好的大学、风险投资等资源,也具备很多将科研转化为生产力的优良传统,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信息革命之后,波士顿地区就逐渐落伍了。这些不足之处也许正是硅谷成功的奥秘所在。

 

第三章 硅谷的起源

 

第一节 硅谷前传

从淘金热过后,整个加州并没有发展出大量的工业,气候的优势被认为更应该大力发展农业。淘金热时期铁路大王斯坦福为了纪念死去的爱子,建立了斯坦福大学。直到20世纪50年代,没有人会想到硅谷这样的科技产业中心会诞生在这里。

当地独特的政治和文化:追求各族群平等机会的同时,强调个人奋斗的保守主义,被视为其他地区所没有的优势。保守主义使得人们习惯于靠自己的努力走出困境而不是寻求政府的帮助。另一个特点则是加州人喜欢自己动手。

第二节 天时与地利

IBM为了不受固有思维的影响,选择了远离纽约总部的圣荷西南部Almaden山区建立了IBMAlmaden研究中心为旧金山湾区带来了计算机人才。特曼发现了斯坦福夫妇遗嘱中的漏洞,发现可以通过出租大学的土地建立科技园区来解决学校的财务问题。最终吸引了大批的创业公司在此发芽。

第三节 怪才与叛徒

肖克利在加州创建了半导体实验室,并招引来了“八叛徒”,但最终因为管理不得人心而使得八个人最终集体辞职离开了公司。这也成了硅谷叛逆精神的源头。

第四节 仙童公司

八叛徒在离开肖克利实验室后,在洛克的帮助下,和找到了IBM最大的股东菲尔柴尔德(Fairchild,仙童),并获得对方的风投138万美金18个月的贷款。后来又借助集成电路专利获得了大量的利润。

 

第四章 硅谷的发展

 

第一节 硅谷1.0——信息革命的前夜

从半导体工业开始,先后出现了肖克利公司和仙童公司,又因为巨大的市场机会,八叛徒又先后离开了仙童,派生出了许多半导体公司。而后诺伊斯、摩尔和格鲁夫共同创办了Intel,又通过快速响应市场而发明了通用的处理器。

第二节 硅谷2.0——信息时代

IBM在1969年开放了软件市场,同时随着摩尔定律使得计算机进入家庭成为可能。越来越多的硅谷企业开始做起了软件的生意。甲骨文开创了销售软件的新模式,而使得软件业进入了新的景象。随着计算机进入家庭,越来越多的软件公司挖空心思设计适合于个人的应用软件,促成了软件业的蓬勃发展。

瓦伦丁说,他在仙童和国家半导体公司任职时,仔细观察工程师们所做的事情,发现工程师们总是有着无穷的创造力,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人限制这些工程师,你就不用担心创新的问题,因为他们总是会去尝试新的东西。但是,对大多数工程师而言,要将创造力转换成商业上的成功,缺少两样东西:一是资金,二是放弃目前高收入高福利工作的动力。也正因此而产生了硅谷的风险投资,且比别的地区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率。

第三节 硅谷风险投资自身的发展

风险投资的两条金科玉律:1、投资就是投人;2、风险投资人要储备这种技术和管理人才,以便今后把他们派到所投的公司去挑大梁。

凯鹏华盈的克莱纳确定了管理者(普通合伙人)和投资者(有限权利合伙人)之间一个公平的利润分配原则,从而让二者形成一种利益共同体。瓦伦丁创建的红杉资本和凯鹏华盈也差不多,具体来说就是,广种薄收、双倍砸钱和技术价值投资这三条。

2000年互联网泡沫导致了大量的资金涌入,差点毁掉了硅谷,没有那么多好项目和人,也没有那么多好的投资人。不过从另一个侧面也加速了淘汰的进程。这个时代的硅谷可以这么概括:过度投资、自由竞争、优胜劣汰、赢者通吃。

第四节 硅谷3.0——后互联网时代

小、快、灵是硅谷3.0时代的公司特征,他们所关心的是如何快速适应不断发展的新技术和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创业在硅谷不是难事,创业者们只要做好两件事:第一,想出真正有创新(而不是抄袭)的点子,并拥有过硬的技术;第二、以最快的速度去实现它。

 

其它章节扫描下面二维码继续阅读:

posted on 2016-02-23 13:49  volnet(可以叫我大V)  阅读(1119)  评论(1编辑  收藏  举报

使用Live Messenger联系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