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点“观察者模式"

观察者模式是设计模式中行为模型的一种,是定义对象间的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以便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得到通知并自动刷新。
典型的应用情形为:
夜里有一只猫大叫了一声,同处一屋的老鼠接受到了猫大叫的信息,于是开始逃跑。同样,主人听到了,被吵醒了;小孩子听到了,被吓哭了。
实现代码如下:


改变一下应用环境:
老鼠偷油,猫来捉老鼠,老鼠吓跑,打碎了油瓶,人被吵醒。
这样的一个环境下,如何使用观察者模式呢?
首先区分,谁是一整串事件的引发者,可以分析是老鼠,老鼠偷油这件事情引发了一系列事件。
猫作为老鼠的观察者,当老鼠偷油这件事情发生以后,触发猫捉老鼠的事件,而下面思维开始混乱,因为老鼠逃跑,打翻油瓶这件事按理论来说应该不是直接由老鼠偷油这件事情引发的,而是由猫捉老鼠这件事情。因此在猫捉老鼠,老鼠逃跑的事件中,又似乎是猫是被观察者,而老鼠是观察者。但这样理解的话,是不是就形成一种循环了亚。
但细细想来,上面这个问题又是自欺欺人,因为首先观察者模式是希望实现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得到通知并自动刷新。
从上面情形来看,老鼠逃跑只是这个链上的一个节点,而这个节点的事件发起人正是被观察者,因此又出现下列问题,被观察者能否依赖于其本身呢?只要是能依赖,这样一个情形,使用观察者模性就是合理的。但是假使这样可行的话,那么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是否又没有了清晰的界限,加大了对象之间的耦合关系,这是不是又违背OO思想?希望大家给点意见。
上述情形实现代码如下:

    result:


UML关系图:

posted @ 2006-08-18 15:27  Robin Zhang  阅读(2406)  评论(5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