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是《国标GB28181协议设备端开发》系列的第四篇,介绍了实时视频数据传输的过程。通过解读INVITE报文中的SDP信息,读取和解析视频文件或图片文件,进行数据编码,以及h264封装为PS格式,最终通过RTP数据发送,实现了GB28181协议设备端的视频传输功能。本文将逐步详细介绍每个模块的实现步骤和相关技术要点,帮助读者理解和应用GB28181协议进行实时视频传输。 阅读全文
本文是《国标GB28181协议设备端开发》系列的第四篇,介绍了实时视频数据传输的过程。通过解读INVITE报文中的SDP信息,读取和解析视频文件或图片文件,进行数据编码,以及h264封装为PS格式,最终通过RTP数据发送,实现了GB28181协议设备端的视频传输功能。本文将逐步详细介绍每个模块的实现步骤和相关技术要点,帮助读者理解和应用GB28181协议进行实时视频传输。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3-07-06 10:29
haibindev
阅读(2223)
评论(1)
推荐(2)
本文是《国标GB28181协议设备端开发》系列的第三篇,探讨了信息查询和实时视频在GB28181协议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设备目录查询、设备信息查询和设备状态查询三个重要的信息查询功能,并详细解释了它们在协议中的信令交互流程。随后,深入讨论了实时视频的实现方式,包括数据传输协议和传输规范要求。读者将通过本文了解到GB28181协议设备端开发中信息查询和实时视频的关键知识点。
本系列文章旨在探讨国标GB28181协议设备端的开发过程。本文将聚焦于架构设计和设备注册,并详细介绍了设备端的程序架构设计、exosip库介绍和接口分类,以及GB28181设备端的注册流程和信令交互报文。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深入了解GB28181协议设备端的架构设计原则、exosip库的使用方法,以及设备的注册过程和信令交互的关键报文。
本系列文章将介绍国标GB28181协议设备端的开发过程。本文旨在探讨整体设计和技术选型方面的考虑,为开发人员提供指导和参考。文章将从设备端开发的整体架构、信令交互流程以及关键技术选型等方面展开讨论,帮助有需要的读者了解和把握GB28181协议设备端开发的要点,掌握开发GB28181协议设备端所需的技术和知识,为实际项目的开发奠定基础。
WebRTC是一个在WEB浏览器端广泛应用的流媒体引擎,通过点对点的方式实现音视频数据的传输,以完成视频会议等功能。但是考虑到WebRTC主要是为有限人数情况下的点对点视频会议服务,在做其他直播应用的时候,或者接入现有流媒体网络的情况下,并不太适合,可以考虑将浏览器端的WebRTC流,转换为RTMP/GB28181等其他流媒体协议。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已经成功实现了这一功能,这里我介绍一下转换原理。
ALSA采集这条路走不通,只能尝试其他途径,这里通过PulseAudio的接口成功实现了国产化平台上采集麦克风和系统声音的功能。
最近在做一个国产化平台的软件项目的开发,是基于国产芯片的银河麒麟系统。其中有一个重要模块,是采集和播放音频数据,播放不用多说了,采集的话,包括采集麦克风和采集桌面系统声音。很多人都觉得银河麒麟不就是linux么,那不直接用ALSA就好了,我原本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实际开发下来才发现,还是有各种坑需要自己去趟的。这里我简单记录一下。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