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ew Ng机器学习公开课笔记 -- Generative Learning algorithms

网易公开课,第5课
notes,http://cs229.stanford.edu/notes/cs229-notes2.pdf

学习算法有两种,一种是前面一直看到的,直接对p(y|x; θ)进行建模,比如前面说的线性回归或逻辑回归,这种称为判别学习算法(discriminative learning algorithms)

另外一种思路,就是这里要谈的,称为生成学习算法(generative learning algorithms),区别在于不会直接对p(y|x; θ)进行建模,而是对p(x|y) (and p(y))进行建模,然后用bayes定理算出p(y|x)
image 
不像判别方法,给定x就能通过训练的模型算出结果
比如逻辑回归中,通过
image

而生成学习算法的思路是这样的,由于需要对p(x|y)进行建模,x是连续的,但对于分类问题y是离散的,比如取值0或1
我们做的是,分别对每种y的情况进行建模,比如判断垃圾邮件,那么分别对垃圾和正常邮件进行建模,得到
p(x|y = 0) models 和 p(x|y = 1) models
而p(y) (called the class priors)往往是比较容易算出的
当来一个新的x时,需要计算每个y的p(y|x),并且取概率最大的那个y
这里由于只需要比较大小,p(x)对于大家都是一样的,不需要算

image

所以对于任意生成学习算法,关键就是要学习出
p(x|y = 0) models 和 p(x|y = 1) models

 

Gaussian discriminant analysis

首先学习的一个生成算法就是GDA,高斯判别分析
不解为何生成算法要叫判别。。。

多项高斯分布
对于这个算法,首先要假设p(x|y)符合多项高斯分布(multivariate normal distribution),区别于一般的高斯分布,参数μ是一维的,而多项高斯分布参数是n维的
image
其中,
image ,mean vector,是个n维的向量
image ,covariance matrix,是个n×n的矩阵
关于这个分布,课件里面讲的很详细,还有很多图,参考课件吧
其实只要知道这个分布也是一个bell-shape curve,μ会影响bell的位置(平移)
而covariance matrix会影响bell的高矮,扁圆的形状

The Gaussian Discriminant Analysis model
继续讲这个模型
前面说了对于生成学习算法,关键就是要找出p(x|y = 0),p(x|y = 1)和p(y)
image 
好理解吗,y取值0或1,一定是伯努利分布,而p(x|y)根据前面假设一定是符合多项高斯分布,所以有
image
现在问题是要根据训练集,学习出image

怎么学?最大似然估计

image

这里和判别学习算法不同,
判别学习算法,对p(y|x; θ)进行建模,所以称为conditional似然估计
而生成学习算法,是对于p(x|y)*p(y),即p(x,y)进行建模,所以称为joint似然估计

使用最优化算法计算maximizing ℓ,得到参数如下(计算过程略去)
image

虽然没有写计算过程,但是得到的这个结果是reasonable的
φ就是y=1的概率,算出的结果就是在训练集中y=1的比例
μ0,μ1,结果是训练集中y=0(或y=1)时x的均值,都很合理

计算出这些参数,我们就得到p(x|y = 0),p(x|y = 1)和p(y),然后可以使用上面的方法就行预测

Discussion: GDA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这里有个很有趣的结论

We just argued that if p(x|y) is multivariate gaussian (with shared ), then p(y|x) necessarily follows a logistic function. The converse, however, is not true;

当p(x|y)满足multivariate gaussian的时候,p(y|x)一定是logistic function,但反之不成立。
使用视频中的截图,更容易理解
image
图中,叉表示y=0的点,圈表示y=1的点
所以对于y=0和y=1分别建模,就得到两边的两个bell-shaped的高斯曲线
这时如果要画出p(y=1|x),就得到中间的sigmod曲线
越靠左y=1的概率越小,越靠右y=1的概率越接近1,在中间两个曲线交界的地方,y=1的概率为0.5
非常形象的说明为什么p(y|x)会是一个logistic function

更酷的是,这个结论可以推广到任何指数族分布,即任何广义线性模型的分布

那么这里产生的问题就是,我们为什么需要GDA,直接使用逻辑回归不可以吗?
两者区别在于,
GDA比逻辑回归做出更强的假设,因为前面的结论是不可逆的
所以当数据p(x|y)确实或近似符合高斯分布时,GDA更有效,并且需要更少的训练数据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但是在实际中,其实你很难确定这点,
这时逻辑回归有更好的鲁棒性,比如如果p(x|y)符合泊松分布,而你误认为符合高斯分布,而使用GDA,那么效果就会不太好
而逻辑回归,对数据做出的假设比较少,只要p(x|y)指数族分布,都会有比较好的效果,当然逻辑回归需要的训练数据也是比较多的

这里其实就是一个balance
模型假设强弱和训练数据量之间的权衡
如果你明确知道符合高斯分布,那么用比较少的训练数据,使用GDA就很好
如果不确定,就使用逻辑回归,用比较多的训练数据

posted on 2014-04-08 18:24  fxjwind  阅读(1651)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