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的盛放处:当你真正看见了痛苦,才有力量放下它》

 

《在生命的盛放处:当你真正看见了痛苦,才有力量放下它》

(2014-12-18 14:44:11)
  分类: 灵修
《在生命的盛放处:当你真正看见了痛苦,才有力量放下它》 Falling into Grace: insights on the end of suffering
作者: 阿迪亚香提 原文作者:Adyashanti 译者:蔡孟璇 出版社:自由之丘 出版日期:2014/06/05 语言:繁体中文 ISBN:9789869060516
定价:NT350
内容简介
当你真正看见了痛苦,才有力量放下它!
  走出受苦的迷雾,找到解除痛苦的力量   一本适合初踏入灵性之路的人阅读、又不失深度的好书   一场心与心的传导,邀请我们找到转化自己生命的力量   亚马逊书店五颗星推荐!
  几乎每个人长大后都会注意到的一件事就是,受苦是身而为人的一种常态。历史上曾出现许多人试图了解或解释受苦这件事,所有的宗教就是一种独特的方法,用以处理人类的苦,以及许多人心中感受到的疏离和某种脱节感。有那么多的人觉得自己和其他人是彼此分离的,这又滋长了一种恐惧和孤立感。因此,总是有一个深刻且挥之不去的问题存在:“我们为何受苦?”
  然而当我们深深沉浸在痛苦里时,通常会因承受太多情绪的冲击而忘记去意识到头脑里的故事,事实上就是这些故事创造并且维系了这份痛苦。因此,处理痛苦并进而超越它的最关键步骤,首先就是要鼓起勇气,愿意真正去体验我们的感觉、不再试图修饰我们的感受。为了能深度体会自己的情绪,无论有什么情绪浮现,我们都必须停止冒然评断自己。
  邀请你自己拨出一些时间,或许半小时也好,来允许自己单纯地去感受任何存在的感觉:让一切的觉受、感觉或情绪自然浮现,而不刻意去避开或“解决”它。单纯地让所有在那里的东西浮现即可。去体会那身体的动觉、体会当你试图推开或找藉口敷衍它时,是什么样的感觉。只要去感受情绪或觉受的原始能量就好。你可能会在心口或太阳神经丛、或腹部注意到它。看看你是否能辨识身体上的紧绷部位,不光是要注意情绪在哪里,也要注意身体的哪些部位感到紧绷,可能是你的颈部或肩膀,或你的背部。痛苦会以情绪表现出来,而且经常,深切、痛苦的情绪,仄|在全身各部位以紧张表现出来。你必须真正沉浸在痛苦里,甚至是放松地进入那份痛苦当中,如此才能让那份苦发声。
  当你的头脑与如是争辩时,请注意自己的身体有什么感觉,请注意情绪上有什么转变,也注意当自己开始将头脑敞开一点点,并且邀请另一种可能性进入时,会发生什么事,那个可能性是:或许你对生命里某个事件的结论、对它所做的评断,并不如你想像得那么真实。只要将这份可能性放在心中,你就会看见自己的情绪环境开始出现变化。你会开始更加地处于当下这一刻,而这就是从受苦状态获得自由解脱之道。当你进入了这样的时刻,你会开始体验到真正免于痛苦的片刻。如果你以无言的方式、放开心胸允许自己去感受一切存在的东西,你会发现,你已经握有放下痛苦的钥匙。
  本书的教导提供简单的方法,让我们得以向恩典敞开,向那神秘的、那能够穿透隐微静谧之时刻的光明元素敞开。这将为我们看待生命的方式点燃一场革命,而这场革命将能够大大地帮助我们终结许多人日复一日的受苦与争斗。
名人推荐
  李欣伦、李欣频、张德芬、刘梓洁 一致推荐 作者简介
阿迪亚香提 Adyashanti

  成长于美国加州一个平凡家庭的阿迪亚香提,童年时即有了自发性觉醒经验,就学时虽被视为有读写障碍,却不曾影响到他对一己的评价。十九岁时在书本上读到“开悟”一事开始激起他内在的追寻。最早曾经以书本土法炼钢研究“灵魂出体”,后来虽然以失败告终,但人生那第一次“静坐”却让他深深着迷,开启了他对 “真理”的探索。他花了五六年时间在大学里寻找能够解释在他内在发生之事,从心理学、社会学、东方宗教、到哲学,都无法找到真正遇见过真理的人。他在二十岁时遇到了他的禅修老师,跟随修行多年,并在离开大学后进入自行车行工作,同时成为一名自行车选手。二十五岁时,他有了第一次开悟的体验,对自己的真实本性有了一个瞥见,接下来五六年,他经历了几次重病打击,一次次将他身上残留着无法放下的自我形象,猛然脱落殆尽。一九九六年,在持续了十五年的密集禅修之后,他经历了一系列灵性觉醒的蜕变,进入完全无我的最终开悟境界。后来受他老师邀请,开始了教学的生涯,一直到现在,同时出版一系列书籍,其中包括已出版中文著作《空性之舞》。
  他常常被人们拿来与中国早期的一些禅师以及不二论的印度吠檀多哲学的老师们相提并论,但他的教导并不受限于任何宗教及理论体系,而是完全来自一己对真理的了悟。 译者简介
蔡孟璇

  自由译者。东海大学外文系毕业,加州州大语言学硕士,曾任出版社编辑多年,并曾获两届梁实秋文学奖译文组评审奖。译有《能量医疗》、《新好生活》、《心灵能量》、《金钱的灵魂》、《大开悟》、《当女人是一只鸟》、《我去过天堂》、《和平小猪学禅修》、《心的十四堂课》、《空性之舞》、《静心的疗愈力量》、《释放更自在的自己》等书。
  Emai: windhorse7@gmail.com
目录

编者序 引言
ch1 人的两难处境 ch2 解除我们的苦 ch3 从小我的催眠里醒来 ch4 放下挣扎 ch5 体验情绪的原始能量 ch6 内在的安定 ch7 亲密与开放 ch8 痛苦的终结 ch9 真实的自主性 ch10超越对立的世界 ch11落入恩典的怀抱
作者序
  最近,我在回顾自己这些年来的教学历程时,注意到的其中一件事是,任何灵性教导里最具蜕变作用的元素就是它最基础的、最根本的东西,而这些也是人们最容易忘记的,因为我们的头脑天生喜欢追求复杂。头脑相信,一件事越是精细而复杂,就越能够正确反映出它的真实状态。然而,在我自己这么多年来的教学过程里,我看见的是:教导里最基础的部分才是影响力最大的,教导里最基础的元素,才蕴含着帮助人们转化生命的真实力量。
  这样的观察所得,也是我创造这本书的一个主要动机:呈现我教导里的基础元素,因为我一直将它们视为我工作里最重要的面向。尽管教导里也有较精细、较复杂的部分,但依我所见,那些并不是真的那么重要。我一再见到的是,教导越简单,就越有力、越具蜕变作用。我们的头脑难以相信这件事——这么简单的事,怎么可能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但是我屡屡看见,藉由探索我们为何受苦、如何从分离观点看待生命等的这些最基本因素,确实就是教导里最具蜕变力量的部分。
  然而,灵性生活里最深刻的面向是“恩典”(grace)这一元素,那甚至超越了任何教导。当我们发现自己彻底开放,完全敞开心胸、敞开头脑,而且愿意玩味一下“自己或许并不知道自以为知道的事”这一可能性的时刻,就是恩典降临的时刻。在这个“不知道”的空隙、这悬而未决的时刻,生命与实相的另一个全新元素便得以闯入,这就是我所谓的“恩典”。那是一个“啊哈!”的时刻,一个认出了什么的时刻,在那样的时刻,我们领悟到自己从前难以想像之事。
  有许多情境与体验都能让我们向这份恩典敞开,无论是大自然美丽的一刹那,或与挚爱之人共处的时光,或者就只是安静地、宁静地坐着,不知怎么地,一个崭新的视野就这么打开了,我们突然发现自己被恩典所充满。有时候,恩典会以较凶猛的面貌来临,生命的艰难处境似乎最能够开启我们的心灵与思想。我们会费尽心机避开这样的时刻,但事实上,这些深具挑战性的时刻,正是自我成长与意识转化的最佳契机。
  本书的教导就是提供简单的方法,让我们得以向恩典敞开,向那神秘的、那能够穿透隐微静谧之时刻的光明元素敞开。这将为我们看待生命的方式点燃一场革命,而这场革命将能够大大地帮助我们终结许多人日复一日的痛苦与争斗。
  这本书里的教导不是供头脑搜集的资讯,而是必须深入静心冥思、看看你是否能在自身经验中发现真理的讯息。你必须愿意放慢脚步,甚至停下脚步,好好地彻底消化你所听到的东西,因为究竟而言,无论是什么样的教导,你都永远无法从它的语言文字里找到真理。真理,必须从我们一己内在所展现的东西里寻获。透过这样的探索,我们将教导变成了自己的,而透过将教导变成自己的、透过在“自己的”经验中亲身体验教导的指示,我们将能够觉悟到一个更加完整而统一的生命观,从而在最后,找到一个直指人心最深之想望与渴求的生命观。
编者序
  二○○九年春天,我在电话上与阿迪亚香提讨论在“真实之音出版社”(Sounds True)出版新书与有声书系列的计画。我提到我希望出版一本他的教导,而这本书既要适合刚踏上灵性之路的人阅读,又要不失深度。阿迪亚(学生与朋友们都这么称呼他)说了一段让我很惊讶的话:“我教得越久就越发现,无论是什么教法,最基本的部分就是最重要的部分。我注意到当我以非常清晰的方式谈论最本质的灵性洞见时,无论是入门者或已经在这条路上数十年的人,都能受惠良多。”
  这个探讨“灵性探索之基本要义”的新书概念,后来成了阿迪亚在二○○九年秋天,于加州洛斯加图斯为期五天的一系列演讲主题。这些演讲经过录音、誊稿、编辑而成了《在生命的盛放处》(Falling into Grace)一书。
  阅读《在生命的盛放处》的时候,我的建议是要慢慢地读,尽量注意内心被激发的感觉、注意有所领悟的感觉,也就是阿迪亚所谓的“啊哈!”时刻。就某方面而言,《在生命的盛放处》是一种“传递”(传法),它揭开了我们那超越一切定义的真实本性。传递是心与心的相会,几乎像是揭开面纱一般,关于无限存在的某些真理被直接显示予我们。这份传递并非发生在语言文字的层次,而是在感觉的层次,它是微妙沟通的一部分。本书充满了指标,问题是:我们能追随它们,然后直直坠落至指标所指之处吗?
  几年前,我与阿迪亚进行了一场访谈,谈论他的工作,我问他对传递有何看法,他说:“我不针对它说太多,但它确实是我的教导当中最重要的面向之一。” 《在生命的盛放处》提供了一个机会,让读者能与阿迪亚在浩瀚而开阔的领域相会,那是一种释放我们的心灵,邀请我们坠落、坠落、再坠落,而毋需在任何地方着陆的相会。
谭美.赛门(Tami Simon) 真实之音出版社
内文连载
体验情绪的原始能量
有一次,在我教学的僻静会里,一位女子拿起麦克风说:“我感到体内有满腔的怒火!即使当我在僻静会里坐着,在没有受到打扰、也没遇到任何挑战的情况下,我还是觉得怒火中烧!我看着人们,然后发现自己一直在评断他们、毫无理由地憎恨他们。在我生命中的大半辈子,我都是带着这种非常、非常愤怒的感觉在过日子。”
我可以从她的眼睛和她的身体语言看出来,这些愤怒确实占据了她的整个身心系统。当时我说:“我不想和你说话,我想和你的愤怒说话。”
一开始,她用略带困惑的眼神看着我,不懂这是什么意思,因此我又再说了一次。我说:“我想要和愤怒的情绪谈话。告诉我它是怎么看待人生的、它对别人有什么想法。它对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会做出什么样的评断?”
她看着我,露出惊恐的神色,说:“喔,不行,那个不行。”
我说:“可以,可以,可以。那就是我想要谈话的对象。我想要你赋予愤怒一个声音。不再让自己与它分离,不再试图摆脱它。只要一下子,让你的头脑反映出它的真实面貌。”
幸好,她勇气可嘉。由于她已经受了太多苦,因此愿意碰碰运气,所以,她开始从愤怒情绪的角度来和我说话。于是,从她口中倾泻而出的全是她的有毒思想和概念、她的头脑对人生和周遭的人所断定的结论,而其中有许多都是根源于她成长过程中几段特别艰难的日子。我不断对她说:“就是这样!”“再多说一些吧!”“再多说一些吧!”以此鼓励她,她也因而越来越肯让这个愤怒的声音说话。说话时,所有的评断、怪罪与责难纷纷脱口而出,如此说了一阵子之后,有一个稍微轻柔些的声音出现了。那是一个深深受了伤害、很悲哀的声音,是一个更为私密、较无防备的声音。显然她是在为她的痛苦发声,这时候,我开始清楚看见她受了那么多苦的原因。
让你的痛苦说话
我们的痛苦包含了两种元素:心理元素与情绪元素。我们通常认为这两个面向是分开的,但事实上,我们深深沉浸在痛苦里时,通常会因承受太多情绪的冲击而忘记去意识到头脑里的故事,而就是这些故事创造并且维系了这份痛苦。因此,处理痛苦并进而超越它的最关键步骤,首先就是要鼓起勇气,愿意真正去体验我们的感觉、不再试图修饰我们的感受。为了能深度体会自己的情绪,无论有什么情绪浮现,我们都必须停止冒然评断自己。
我邀请你拨出一些时间,或许半小时也好,来允许自己单纯地去感受任何存在的感觉:让一切的觉受、感觉或情绪自然浮现,而不刻意去避开或“解决”它。单纯地让所有在那里的东西浮现即可。去体会那身体的动觉、体会当你试图推开或找藉口敷衍它时,是什么样的感觉。只要去感受情绪或觉受的原始能量就好。你可能会在心口或太阳神经丛,或腹部注意到它。看看你是否能辨识身体上的紧绷部位,不光是要注意情绪在哪里,也要注意身体的哪些部位感到紧绷,可能是你的颈部或肩膀,或你的背部。痛苦会以情绪表现出来,而且经常,深切、痛苦的情绪,也会在全身各部位以紧张表现出来。痛苦也会以不断循环的特定思考模式表现出来。你一触及某个特定的情绪,便要让自己倾听痛苦的声音,若想这么做,你就不能站在痛苦的外面,企图找藉口敷衍它或解决它,你必须真正沉浸在痛苦里,甚至是放松地进入那份痛苦当中,如此才能让那份苦发声。
许多人在做这件事的时候会非常犹豫,因为当痛苦说话时,它的声音经常十分震撼,还可能非常凶狠。人们不想相信自己内在竟然有这种声音,但是要想超越痛苦,让自己彻底体验它是个重要的关键。对所有的情绪与念头敞开,让自己彻底体验存在那里的一切,这是非常重要的。
当你注意到自己内在的一些情绪创伤,请让你的头脑在脑袋里对你说话。或者,你甚至可以大声说出来。我经常会建议人们将痛苦发声时所说的话写下来,尽量让它越短越好,让每一个句子意义完整。例如,痛苦的声音可能会说:“我痛恨这个世界!”“这世界完全不公平!”“我从没得到我想要的东西!”“我母亲从来没有给过我我需要的爱!”等等。如果它们一直憋在你的脑袋里,通常就会变成一团乱。因此,要想解开这一团乱,第一步就是要说出或写出这些痛苦的声音。
你要探询的是你的受苦和你所经历的特定情绪,事实上是如何在看待你的人生、看待发生过的事,以及看待当下所发生的事。要这么做,你就必须去接触你的痛苦故事,因为我们正是透过这些故事在维系我们的痛苦。因此,我们必须将这些故事说出来或写下来,就算故事听起来像是激烈的批判、怪罪或谴责也要这么做。如果我们允许这些故事活在地底下,活在无意识的头脑里,一切的痛苦情绪将会继续不断地滋生。
因此,现在,花一些时间让你的一些痛苦述说它的故事吧!首先,为情绪命名,然后让它说话。这份情绪对你怎么想?对你的朋友、你的家人怎么想?它最痛恨什么?它为什么在某一天就会出现?这些情绪底下是什么?让你的痛苦说出它全部的故事。
我们如何维系痛苦
最近,有位极度绝望的女士前来找我。我问她:“这份绝望和你在一起多久了?”
她说:“几乎从我有记忆开始就有了。”
我问她:“它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当它变成你经验中一个强烈而深刻的部分时,你几岁呢?”
于是,她告诉我一个故事,说她躺在床上哭着喊妈妈的时候,她妈妈从来没有过来。她会一直哭、一直哭,而妈妈还是没有来。她告诉我,当时她大约六岁,她躺在那里,开始觉得自己被遗弃了。这在年幼的孩子身上很常见。当我们年纪很小,而且体验到焦虑、痛苦、伤心或纯然的困惑时,我们自然会大哭。而经常,我们的情感需求若没有获得满足,就会对生命做出某种结论。我们会不知不觉地在脑子里编织一些小故事,故事或许像这样:“我妈妈讨厌我。她不关心我。我从来没有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当然,一如所有的故事,它们有时候会显得非常真实。当我和这位女士交谈时,她的故事正是她被遗弃了、她从来没有从母亲身上获得自己需要的东西。
因此,我鼓励她说出全部的故事,她说完之后,我说:“OK,现在,既然你已经说完故事了,已经与痛苦的声音接触了,我们要利用那个痛苦的声音来让你自由。”接着,我请她回顾,然后对她从这事件得出的第一个结论提出质疑,亦即“当我最需要我母亲的时候,我被遗弃了”这个结论。我要她不断告诉自己这个故事。我说:“在这一刻,告诉你自己这个故事,然后看看你有什么感觉。”
她对自己说了这个故事:“我在最需要母亲的时候被遗弃了。”
我说:“你的内在出现了什么变化?你对自己说这个故事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绝望与悲伤,”她说。
因此,我们又从头做了一遍。“现在,一遍又一遍地对自己说这个故事,重复个几次,”我说。我这么做是为了让她的身体和头脑连结到一个事实,也就是她头脑里的这个结论在维系着这种非常强烈的经验。
她将故事再次说了几遍之后,我问了她一个令她感到意外的问题,我说:“这个发生过的故事确实是真的吗?你的结论真的完全正确吗?”
她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是:“是的!我被抛弃了,我当时需要妈妈,而我从来没有真正得到过我要的东西!”
我再次问她:“当你说这个故事,然后相信它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
她说:“嗯,我会再度感到绝望,再度觉得被抛弃。我会感受到这份强烈的、非常强烈的悲伤。”
我说:“嗯,好。记住那个事件,”因为我们不想否认发生过的事,我们不想试图假装那件事没发生过。然后我说:“现在,我要你看看自己是否能记起那个事件,但是这一刻,不要告诉自己任何关于它的故事。不要对你的母亲,或人生,或遗弃等任何事情下结论。只要默默体验它就好。”
我可以看见,当她闭上眼睛时,她想起了事情发生的经过。她在头脑里回忆了那段记忆,我可以从她的表情和身体语言里看出来。然后,她睁开眼睛说:“当我想起事情发生的经过,而不告诉自己任何故事、不下任何结论、不怪罪人或告诉自己没有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时,我其实感觉好多了。但你知道吗?我的故事好像很真实!我的需要没有获得满足!这确实让我感到悲伤!我从那时起就感受到这份深切的痛苦!”
我再度问她:“只要体验这同样的回忆,但是保留你的故事,忍住不让你的头脑下结论,也不要因为自己制造了那些结论而批评自己,只要看看自己是否能体验那个故事而不做结论。”于是,她再度闭起眼睛,想像事情发生的经过,然后睁开了双眼。我说:“在你针对那次经验告诉自己一个故事之前,现在的经验是什么?”
她说:“你知道吗,现在它就只是一个经验而已,就只是一件发生过的事,但它并没有在我内心触发出任何感觉。”
就在那一刻,她开始领悟到她的头脑和身体之间的连结、她的情绪生活和思考生活之间的连结。她开始能够看见,思想和感觉如何联手制造出痛苦,她识破了痛苦如何运作的这一整个现象。几乎毫无例外地,这种与我们相伴多年、甚或一辈子与我们为伍的深层痛苦,是被我们当初所做的无意识结论牢牢钉住了。这些下结论的时刻可能发生在自己非常年幼的时候,或者当我们生病、失业,或者与情人分手的时候,或者任何我们经历到深刻悲伤、哀愁或愤怒的时候。若你能将那些时刻的经验与头脑所下的结论分开,你便能品尝到真正的自由。你的内在将会打开一个空间,让情绪释放,好让它不再一遍又一遍地重复。
拥有一次完整的体验
痛苦的情绪有办法在我们的身心系统里不断再生,无时无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果我们想要根除这种再生现象,就必须深深了解并且具体做到我所谓的“完整体验”。面对难熬的情绪时,我们经常会逃避它,不是压抑它就是立刻做出冲动的反应,其实并没有彻头彻尾地体验存在当下的情绪。许多年来,我们已学会了以这种方式处理生活里的不愉快情绪和思想。然而,每当我们转过头去逃避面前的事,就会为自己和身边的人制造出未来的痛苦。
这些处理策略之所以出现在我们头脑里,是为了试图解释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件。当我们经历痛苦的情绪或感觉,我们的头脑会立刻地,有时甚至是狂热地开始对自己说故事,只为了建构出一个足以解释我们为何会有那种感觉的情节。当这个过程逐渐开展,我们通常会变得越来越无意识。所谓“无意识”,我是指我们并未以完整而敞开的方式充分体验发生之事。我们会退缩、从经验中抽离,这其实很正常。没有人想要有很糟糕的感觉,因此退缩与抽离似乎十分自然,但是每一次我们从直接的经验退缩,然后编织一个故事,就已经进入无意识了。我们一进入无意识,那个当下所产生的情绪就会被锁入我们的身心系统里。在我们有能力体验该情绪而同时又不会进入无意识之前,它会一直停留在那里,一再地重新出现。
如果我要求人们从该情绪的角度和我说话时,他们就能听见那个让它们进入无意识的故事。尽管发生的故事对我们来说可能看似非常合理,但重要的是必须记住:它们其实导致我们进入无意识,将痛苦锁入我们身体里。因此,我们要做的反而是想办法切身体会那些感受,而不针对它们制造出更多思想念头。当你开始体验一种难受的感觉,你会看见,它经常与一个回忆相连在一起。当你在头脑里重播那段回忆的时候,如果你允许它单纯地存在就好,不带任何故事与结论,你会开始感受到那份情绪从你的身心系统释放而出。这可能不会立刻发生,事实上,有一段时间,痛苦的经验可能甚至会更强烈,但这只是因为你现在是有意识地在体验它,而不是感到麻木或抽离。你与每一时刻的痛苦经验变得亲密无间。
我们的身体非常善于清理自己的痛苦,例如当我们哭泣时,身体会藉着冲走痛苦与有毒的情绪来净化我们。但是,尽管身体常常试图帮助我们放下痛苦,头脑却喜欢唱反调。它会利用它的故事与结论让我们再一次受到创伤。其中的困难在于,无论我们对人生的苦难做出什么样的结论,那些结论都会显得十分正当合理,因为我们的头脑非常聪明。将会有大量的证据来证明头脑对发生之事的看法为什么是是合理的、正确的。
下次当你感受到一些强烈情绪时,看看是否能听见你的头脑为它创造的观点,但是听的时候不能评判、犹豫或否认。你可能必须将它写下来,否则,它可能会显得太混乱。一旦你接触到某个特定情绪底下的故事或结论,接着你就可以邀请自己去体验同样一件事,但是不带任何故事。别担心,如果你想回到故事里的话,它会在那里不会跑掉的。透过这样的探询,你的身体将会渐渐感受到两种情绪之间的不同:原始而纯粹的情绪,以及透过故事所维系的老旧的、根深柢固的情绪。
中国简体版书讯: http://product.dangdang.com/22904312.html#ddclick?act=click&pos=22904312_0_1_q&cat=&key=9787508071916&qinfo=3_1_60&pinfo=&minfo=&ninfo=&custid=&permid=20130909114504142173192111387585322&ref=http://search.dangdang.com/?key=9787508065588&rcount=&type=&t=1418885767000&ver=A

posted on 2017-12-29 13:25  风雨者2  阅读(619)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