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沙龙第十一次聚会纪要--当敏捷没有共识的时候

项目管理沙龙第十一次聚会纪要

本来这次聚会要讲一下项目管理的流程概貌,同时对第一个阶段进行一次试探性的深入探讨。可惜这次缺席人数太多,变成了“锵锵三人行”,原定想要谈的内容,也就弱化了。其实每周一次的沙龙,并不需要太多的负担,就当是每周一次的茶会吧,大家紧张了一整周,放松个90分钟,也是应该的。

不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只要有意愿,肯定能够谈出新话题来。

今天分享的知识是“Dreyfus模型”,全称是“Dreyfus技能获取模型(Dreyfus Model of Skills Acquisition)”,是两兄弟研究人工智能时候得到的成果。这个模型把人对知识的学习过程分为几个阶段:新手(Novice)、高级初学者(Advanced Beginner)、胜任(Competent)、精通(Proficient)、专家(Expert)、大师(Master)。这六个学习过程中,新手到胜任的过程基本是线性的过程,但是之后的过程就是非线性的了,每一个过程的进阶都是一个质的飞跃。这个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小孩子通过“幼小初高中大学”的学习就可以学到和大人差不多的知识。

Dreyfus的六个阶段的主要特点如下:
1.新手(Novice): 需要详细的指导,要手把手地教,并且新手分不清重点。
2.高级初学者(Advanced Beginner): 熟悉基本步骤,能够单独完成任务,且觉得自己学得不少了。简历上的“精通”就是从这个阶段开始出现的。但是一旦任务遇到难点,他们就搞不定了。
3.在胜任(competent): 他们可以分解目标和组合一系列任务以达成某个目标,但是通常这些组合不是最佳的。他们也能初步做一些指导工作,并很讨厌被人指手画脚地指挥。大部分人都处在这个阶段,他们大多不想再投入精力改进,而只想完成工作而已。
4.在精通(Proficient): 能够给出成型的并覆盖主要细节的解决方案。已经能够将知识和经验结合,开始喜欢谈“哲学”和“方法论”。并且在继续学习中领悟更多。
5.专家(Expert) :有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依靠直觉和自发工作,在他自己的领域中很少犯错误。喜欢和其他专家交流来提高自己的能力,更加谦虚和低调。
有趣的是,处于初级阶段的人们倾向于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而在较高阶段的人则更加谦逊。

模型特别指出,大部分人都很难超越“胜任”这个级别。由此可见,那些满天飞的简历里边的“精通”两字是多么幼稚和可笑。

我们的话题谈到了一个没有共识的团队如何逐渐推行敏捷方法的问题。这个是非常普遍的需求,如果需要用另一种方式来描述这个问题的话,就是“如何让敏捷快速见效”?初步的意见就是一些常用的敏捷实践需要立刻实施,因为他们能够解决实际的问题。
1. 最容易开始的就是“每日例会”,它可以即刻解决项目组沟通不畅的问题,让项目经理不再需要询问任务的进度,团队其他成员也不再需要每天填写工作日志。
2. 其次就是backlog的编写和评估,初期可以让项目组自由评估,等到出现问题之后,逐渐改进到用point评估和计算投入时间。

不过这个话题没有深入,但是我们约定下一个聚会就将此作为讨论话题,并且为某个项目组量身定做一个实施计划。

目前到了年底,项目组要么很忙,要么很闲。忙还好办,但是闲就不好办了,所以这个时候需要项目经理更多地去安排一些轻松的任务,最常见的就是安排一些共同学习。而且架构师要去深入地思考一下架构的问题。对于定制交付类型的项目,架构问题还不是很突出,而且很多都已经有了成熟的架构方案,借鉴一下就可以。但是对于产品型的项目,架构就很重要了,而且基本是从无到有的搭建,所以设计就非常重要。就拿EAS来说,简单的CRUD操作定制起来会爽的不得了,但是一旦有了特别的定制,结果就会很难受,有人举例说客户拍着桌子骂人:“你们修改一个标题要10天吗?”

一个不当的设计,很快就会成为生产力的阻碍。很多老板重商务轻产品,无可厚非,毕竟商务会带来现金流,可是有没有人想过,一个没落的产品能够带来什么?有人说一个好的产品能够创造一个新的市场,真的是这样,比如第一个做MQ产品的,第一个做ESB产品的,第一个做数据库产品的,无一例外都生成了一个新市场新领域。

因为话题比较自由,我们谈到了年龄和时间。有人谈到了他一贯的观点:女朋友的年龄=自己的年龄/2+7,然后如果交往顺利的话,就在第18个月的时候结婚,因为这个时候互相的了解已经足够,并且新鲜感没有褪去,一旦时间过长,互相依赖成了一种习惯之后,比如那些在一起5、6年的情侣,越往后结婚的概率越低。从项目管理的角度去看,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明显风险过大。

浪费时间是可耻的!
(部分关于人生、时间点的内容不想写了)

参考文献:
1. 更好的最佳实践 http://www.infoq.com/cn/articles/better-best-practices
2. 如何从小工到专家——Dreyfus模型应用 http://gurudk.iteye.com/blog/324204
3. Dreyfus模型和最佳实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3a84550100c8vz.html




posted on 2011-12-30 00:45  老翅寒暑  阅读(1526)  评论(4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